名家工筆畫花鳥圖

  在東方繪畫史上,花鳥畫以宋元時期最為燦爛輝煌,為中國的繪畫歷史譜寫了絢麗的篇章。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欣賞學習。

  欣賞

  1

  2

  3

  4

  5

  論中國花鳥畫的發展

  中國工筆花鳥有著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以及豐富多彩的風格流派,綜觀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歷史,可以概括的說:它形成於唐成熟於五代,而興盛於兩宋。

  中國花鳥畫源遠流長,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殷周的青銅器,漢代的畫像轉畫像石,以及古代大量的工藝品上經常出現的花木、鳥獸、魚蟲、龍鳳等紋樣。這些都是審美意識作用下產生的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在創造物質的同時,也創造了文化藝術。但這還不能稱之為花鳥畫,因為它不是獨立的繪畫藝術品。當繪畫藝術經過與實用的分離,並逐漸發展成熟,在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以禽鳥和山水、花園、蔬果為題材的作品,此時的花鳥畫多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出現的帶有一定的裝飾性,這是花鳥畫的萌芽時期。

  花鳥畫發展到唐代,由於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藝術空前活躍,詩歌、書法都出現了一代高峰使花鳥畫繼山水之後也逐漸獨立起來,成為專門的一種畫科。這時花鳥畫已成和人物畫,山水畫三分天下之勢。到唐代中晚期花鳥畫已經逐步成熟,根據歷史上記載薛稷、邊鸞、刁光胤等畫家高手輩出,到黃筌父子手裡獲得了進一步發展,作風豔麗豐富,被世人稱之為“黃家富貴”。南唐的畫壇,則以徐熙為代表,意境清淡,被世人稱為“徐熙野逸”。

  花鳥畫發展到唐代,由於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藝術空前活躍,詩歌、書法都出現了一代高峰使花鳥畫繼山水之後也逐漸獨立起來,成為專門的一種畫科。這時花鳥畫已成和人物畫,山水畫三分天下之勢。到唐代中晚期花鳥畫已經逐步成熟,根據歷史上記載薛稷、邊鸞、刁光胤等畫家高手輩出,到黃筌父子手裡獲得了進一步發展,作風豔麗豐富,被世人稱之為“黃家富貴”。南唐的畫壇,則以徐熙為代表,意境清淡,被世人稱為“徐熙野逸”。

  花鳥畫的獨立是中國畫的發展,是中國畫內涵和主題的深化。唐朝末年農民起義,打垮了唐朝的統治機構,由於戰爭頻繁,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繪畫發展也受到影響。但這一時期唯西蜀與南唐戰爭事較少,北方的一批貴族,士大夫紛紛來到江南和西蜀,又由於兩地郡主喜愛繪畫,從而創辦了“翰林圖畫院”。 五代時期雖不長,但卻對宋代的院體花鳥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太祖掃蕩唐末五代之亂統一全國後,偃武修***新圖治,文藝也有新的復興。相繼擴建規模龐大的“翰林圖畫院”對繪畫藝術在當時的繁榮是有推動作用的。同時還羅致了四散的畫家,實行畫家考試錄取制度,按其繪畫能力授予不同的官職。至宋徽宗時畫院盛至頂峰。

  黃氏父子其畫風技法,大體而言先用細淡的墨勾出物象的輪廓,然後再根據物件的不同質感在相應的輪廓內渲染色彩所達到高度的真實性和生動性。北宋初年,由於二黃壟斷了宮廷畫院的權利,“黃家富貴”的畫體遂得以成為畫院中評定優劣去取的標準。因此約一百年的時間,宮廷內外的不少畫家都以黃體為格,以求得畫院中的一席立足之地。甚至連徐熙的孫子徐崇嗣,也不得不放棄家傳的落墨法。另創不用墨筆直以色彩圖之的沒骨法。

 

  隨著審美觀念的發展,花鳥畫逐漸轉變畫風。在文人士大夫之間,對徐熙畫派流連讚歎者大有人在,並從北宋中期開始一股水墨寫意而以枯木,竹石,梅蘭為題材的文人畫湧起,後又加菊花合稱“四君子”用筆勁健,俊雅文秀,以屬文人畫筆墨淡墨一路。開後世墨蘭法門,注重書法結合。工筆花鳥畫各種流派無論意境、構圖、勾染都有極高的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