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背景圖竹子

  中國水墨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我們應該更好地繼承和傳承。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水墨畫教學方法

  每個人都具有創造力,只是大小不同、顯現及未顯現而已。為了給學生提供挖掘自身潛能的環境與機會,我提出以觀察為主線的教學思路。因為觀察能力是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能力的基礎,人們觀察事物,不只是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腦子。潘天壽在畫論中談到:“要到生活中去寫生。關在房間裡閉門造車,是畫不好畫的。要善於觀察生活、分析生活。所謂‘讀書萬卷,行萬里路’,指的就是要加強學識修養,體驗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我在教學中長期實施的教學目標,而通過水墨畫教學在觀察能力培養的同時也對創造性地運用筆墨技巧起重要作用。

  在水墨畫教學中,學生在嘗試“各種筆墨技巧”的練習後,對實物進行細緻的觀察,以觀察為主線,蒐集創作素材,探究筆墨技法。觀察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他們往往看得少,對事物極其生疏,如在畫“熊貓”這一課,老師對熊貓的各個結構分析清楚,然後讓學生感受分析不同情況下的熊貓各種神態,再讓學生進行創作,這時學生表現出來的熊貓各不相同,發火的熊貓用紅色。也可用各種顏色,如在畫熊貓頭四周的毛時,有的學生用幹筆來畫,體現出了筆的質感,這說明他們是用自己的感受來進行創作。

  每個學生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們能夠用自己的筆墨來體現自己內心的感受,利用各種不同的範例的比較,讓學生選擇自己較為滿意的作品,從而傳授些構圖技巧等,讓學生較容易地接受國畫的基本知識。總而言之,我認為兒童的國畫教學既要引導學生從傳統藝術中瞭解特點、學習規律、吸取營養,又要幫助兒童從各種現代藝術的思想、藝術家的創作方法與風格中領悟一些新的藝術規律,來建構自己的審美思想並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大膽地進行表現,表現出自己真實的生活與情感。只有這樣,兒童的國畫學習才富有積極的發展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