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圍棋的方法與效果

  圍棋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遺產之一,它是智慧體操,是戰鬥的遊戲,是變化的藝術,是趣味的科學,其中孩子也越來越喜歡圍棋。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智力是綜合能力的體現。能力是順利地完成某些活動的心理特徵,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世上完全沒有能力的人是不存在的,研究表明:智力需要開發,並且兒童的能力在正常的先天條件基礎上,主要靠後天激發和主觀努力相結合才能具備。

  一、幼兒學圍棋的理論基礎

  早期的家庭教育,對兒童的能力起著最早的決定性作用,這就要求家長為了孩子,學習兒童生理、心理和科學育兒的知識,收集別人的家教好方法,針對自己的孩子改革使用。另外能力與活動是緊密聯絡的,能力是在活動中發展起來並體現在活動之中的。孩子能順利地完成某些作業或活動,表現了他在這方面的能力較強,往往也是他對這方面感興趣。如果家長有意識地在各種遊戲、學習活動當中,注重興趣和能力的培養,就可使孩子興趣廣泛,能力較強。

  有調查表明:人的一生當中,學習潛力最大的時候,不是小學階段、中學階段,也不是大學階段、研究生階段,而是嬰、幼兒階段。我認為孩子的大腦就象一隻口袋,在該裝知識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幫助孩子裝,就能裝上,不裝就會空著。如同不少孩子發愁寫作文,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引導孩子長期觀察、體驗生活,豐富閱歷,多用口語進行表達訓練等‘裝東西’,寫作文要從口袋裡往外取,顯然是拿不出來啊。培養能力和學習知識是一樣的,又是互相包容的。

  二、幼兒學圍棋的可行性研究

  學圍棋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呢?這是所有愛好圍棋的小朋友,尤其是家長們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圍棋在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這一點上是勿庸置疑的,比如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圍棋是一項個人的智力遊戲,即使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或地方團體之間的各種團體賽事,也都需要個人的“單兵作戰”,再激烈的比賽,旁觀者看得再清楚也只能乾著急,一切取決於對局者自身的獨立思考、解決疑難、駕馭全域性的能力。喜歡圍棋的孩子們在思維方式上就會受到這方面的影響,以往的過分依賴父母家人的習慣思維會有所改變。現在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能否很好地培養孩子在遇到各種問題時能首先自己思考一下,家長也能從中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給予正確的引導,這點很重要。

  圍棋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

  學習圍棋首先需要確定學習目標,如果只是想學會怎麼下,那麼只要十幾分鍾就可以了;如果想略微知道一些圍棋的知識和技戰術,大約就需要學習40個學時;如果還有興趣,想成為業餘好手,所需要的時間就更多了,大約相當於學習《高等數學》所需的時間;如果還有決心和信心,想具有職業棋手的圍棋水平,那麼不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還和學棋環境、老師水平、個人才能、比賽機會等因素有關。對在校學生來說,這個目標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學習圍棋前,先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根據自己的目標,學習相關的圍棋知識,這是學習圍棋的捷徑。

  可以自學的內容定式部分:定式是指佈局階段雙方在角部的正確下法。學習方法是集中熟背;過一段時間後允許忘記;學習的時候不但要記住這個定式怎麼走,還要記住結果的優劣,在對局中怎樣應用等等相關的內容。一個定式少則3-5手;多則十幾手;偶爾也有手數更多的,一般由一個基本形開始,繁衍出相關的變化。

  死活部分:指區域性一塊棋的生死問題;

  學習方法有兩種:

  ***1***先看答案,反覆熟記。

  ***2***自己先做題目,然後對照答案。

  手筋部分:指區域性作戰中的巧妙手段。學習方法同死活部分。

  官子部分:指官子階段一手棋的價值。學習方法是常見的需要記熟,其餘的掌握計算方法。

  棋譜部分:一盤棋的對局記錄,有些配有解說。初學者要求背。水平高了之後,可以看。

  應該有的學習環境

  對局:需要有水平差不多的對手,每盤棋用時1-2小時。

  覆盤:指把下過的棋重新擺一遍。養成每盤棋都覆盤的習慣,對棋藝幫助很大;在覆盤中可以和對手探討想法和得失,總結經驗,最好能有老師指點。

  需要向老師學習的內容

  佈局:主要講佈局思路、定式的應用 和戰略方面的內容。

  中盤:主要講作戰的時機方向和戰術等方面的內容。

  得失的判斷:對一個區域性變化優劣的判斷,是圍棋技術最難的地方,也是水平高低的關鍵。

  全域性形勢的判斷:怎麼判斷棋局形勢的優劣,並根據形勢,做出相應的對策。

  對局心態:涉及對局心理方面的內容。

  人生的態度:涉及世界觀的內容。

  認識圍棋棋具

  棋具,就是下棋時候的用具。圍棋的棋具主要包括 棋盤 和 棋子 。

  一.圍棋棋盤

  棋盤是由19條橫線和19條豎線組成的。橫線豎線會合的地方我們把它稱作“交叉點”。

  棋盤上一共有361個交叉點。

  棋子應該下在交叉點上,而不能下在格子裡或者線上。

  二.棋盤方位的劃分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棋盤上有9個與眾不同的、“個頭較大”的交叉點,我們把這9個點叫“星位”,或者“星”;正中間的星又叫“天元”。

  星位是為了便於識別棋盤的方位而設定的***俗稱“定盤星”***,按照星的位置,可以把棋盤劃分為9個部分***棋盤方位***:

  1. 四個角: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 四條邊:上邊;下邊;左邊;右邊。

  3. 中腹***也可以叫中間***。

  按照棋盤上線的位置的高低***中間高,四周低***和方位的不同,可以把每條直線取上一個名稱:比如“上邊第一線”,“左邊第二線”,“右邊第五線”,“下邊第四線”等等……

  《棋盤歌》

  橫排十九豎十九,交點三百六十一;

  九星撒落定方位,角邊中腹要牢記。

  線位高低請注意,中間高來四周低;

  一二三四線分清,上下左右看仔細。

  三.圍棋棋子

  圍棋的棋子分為黑、白兩種顏色。一副圍棋標準的棋子數量是黑棋181顆,白棋180顆***181+180=361***。不過實際上如果黑白棋子各有160顆左右,就可以順利地下完一盤棋了。

  棋子的種類很多:有玻璃的,塑料的,石頭的,瑪瑙的,貝殼的,木頭的等。現在國內質量比較好,而且價格適中的棋子有云南的“雲子”和洛陽的“雙元棋子”兩種。

  古時候,棋子是兩面都凸起來的,即雙面鼓棋子;後來,為了製作方便,於是大多變成了單面凸起的棋子了。

  棋子應正面朝上下到棋盤上

  四.執子方法:

  正確的執子方法是:中指在上,食指在下,把棋子夾在中間。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