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法圍棋中怎麼用
圍棋對弈和軍事作戰的相似性圍棋對弈的形式,兵法上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圍棋上得到體現,有人說圍棋就是模擬戰爭和練習兵法的遊戲。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來閱讀。
1.圍棋對弈和軍事作戰的相似性
圍棋對弈的形式,同兩軍作戰有很多相似之處;兵法上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圍棋上得到體現;因此,有人說圍棋就是模擬戰爭和練習兵法的遊戲,如東漢桓譚在《新論》中就說:“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法之類也。”。
圍棋的勝負是以佔地的多少來確定的,古代軍事作戰的目的,大多也是以佔領地域為目標。圍棋黑白雙方,象徵著雙方的部隊;每個棋子,就象是一個小的作戰兵團;對局者就象是軍隊的指揮官,運籌帷幄,決戰千里;
圍棋是兩人的對弈遊戲,而歷史上的許多軍事戰爭中,多國混戰的情況是比較多的,如戰國時的七雄割據,三國時的三國爭霸;而圍棋如果三人來下有沒有可能呢?用一張灰色的棋盤,各方分別執紅、黃和藍三種棋子,將規則稍做一點改動,也是可以下的;只是這樣的圍棋,局面應該會變的更加錯綜複雜,甚至會無序可循,如果有機會,大家無妨試一試。
軍事作戰,必須熟悉地理情況,圍棋的角,易守難攻,容易做眼成活,對應山巒;圍棋的中央,難守易攻,不易作眼成活,對應平原。圍棋的邊,介與邊角之間,對應湖澤。軍事作戰,總是要先謀生存,再謀發展。因此,歷史上的英雄豪傑,大都是先盤居一方,逐漸發展壯大,待得時機成熟,再逐鹿中原,完成大業;而圍棋也是要先佔角,再戰邊,伺機再佔中腹,這和軍事上的佔地順序是一樣的。
軍事作戰,需要先確定戰略方針;然後再確定具體的戰術。圍棋戰略,主要體現在佈局,佈局水平的高低,佈局思路是否正確,是圍棋水平高低的重要體現,所以,佈局是最難學的。中盤作戰,使用的是各種各樣的戰術,和軍事方面的有很多相通之處,如:圍魏救趙,聲東擊西等。
軍隊作戰,士氣很重要,圍棋的對局心態,也直接關係到勝負。如何提高軍隊的士氣和如何使對局者保持一個正確的對局心態,都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2.兵法在圍棋中的應用 以上說的是圍棋對弈和軍事作戰的相似性,下面以《棋經十三篇》中的《合戰篇》為例,談一談圍棋和兵法的關係。 提到兵法,馬上就會想到《孫子兵法》,內容由十三篇文章組成,其作者是戰國時期的孫武***根據1972年山東漢墓的出土資料,確認了孫武是作者***,《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理論書籍,被後人稱為兵學聖典,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奧遠長,邏輯縝密嚴謹,其軍事思想至今仍然發揮著作用。 北宋人張擬,把兵法的思想用在圍棋上;寫成一套完整的棋經;棋內容和體裁都模仿《孫子兵法》,也分為十三篇,詳細的闡述了圍棋的棋理和下法,是古代圍棋的重要理論著作;對後代的圍棋理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現在看一下其中的《合戰篇》,這篇文章在《西遊記》第十回中,改稱為《爛柯經》: 博弈之道,貴乎謹嚴。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佔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寧輸數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後,有後而先。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兩生勿斷,皆活勿連。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子而取勢,與其無事而強行,不若因之而自補。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必也,四顧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備。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襲之意也。棄小而不就者,有圖大之心也。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也。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也。詩云:“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善敗者不亂”:兩軍作戰,不勝及敗;初學圍棋,首先面臨的就是失敗;以怎樣的態度面對失敗和承受失敗,正是圍棋學習過程中難過的一關;面對區域性的失敗,要沉著應戰,耐心等待機會,一舉扭轉劣勢。面對一局棋的失敗,要認真總結經驗,不煩躁,不氣餒,調整好的心態準備下一盤棋,無論軍事還是圍棋,都要正確對待失敗,將失敗做為成功之母,這是取勝的前提。
2 圍棋與兵法
“善戰者不敗”:要想不敗,那就要提高作戰的水平,做到驍勇善戰,武藝高強。怎樣才能善戰呢?對軍隊說來,就是要配備好的武器,嚴格訓練士兵;對下棋來說,就是要學習圍棋中的區域性對殺手段,多做死活和手筋,提高攻殺能力,從而做到不敗。
“善陣者不戰”:是不是練好武藝,有好的武器和裝備就可以取勝了呢?很多歷史戰例告訴我們,取勝經常不是靠好的裝備和武藝,而是要靠陣法取勝。縱有一身蓋世武功,陣法不高明,也難免失敗。歷史上的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武藝無人能敵,但最終也被韓信十面埋伏敗下陣來。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後人對其一生的評價有“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之說,可見諸葛亮也不是靠計謀,而是靠陣法出名。圍棋佈陣,通常是在佈局階段,除了要掌握“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的佈局原則,還有許多佈局,都需要去記憶,如,三連星,中國流,古代的小鐵網等,這是大的陣勢;小的陣勢就是定式,非常之多,有不少需要去背。把這些都背熟了,理解了,陣法就熟悉了。如果再配上好的攻殺能力,自然就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善勝者不爭”:即使精通死活和手筋,熟記各種陣法,是不是就可以取勝了呢?結果是否定,要想取得勝利,必須達到“不爭”的境界,不爭如何能取勝呢?這個問題涉及的內容太多,兵法方面的,圍棋方面的,我們以後做為專門的一課,再和大家討論。 前面講的都是作戰的外觀和形式。無論是軍事或者圍棋,都還需要有戰略、戰術、軍隊紀律和作戰原則; 軍紀方面:
《易》曰:“師出以律,否臧凶”,古代軍事家,無不紀律嚴明。而圍棋縱然只有對局者一個人,也必須定下紀律:“博弈之道,貴乎謹嚴”;謹,就是謹慎;認真考慮,嚴 ,就是嚴格,細密,下圍棋需要認真考慮,以免“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而“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也。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也。”;
並且,下棋中要自始自終地認真對待,“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正是對局者應該保持的心態。
戰略重點:“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佔角”,無論是軍事還是圍棋,這個說法都是適合的。圍棋中我們學過金角銀邊草肚皮。而這裡說的高者在腹,是指要注重中腹。如佔角的方法有很多種,分別為注重中央、邊和角;這樣在佔角時,應該選擇注重中央的佔角方法,其次是角,最後邊。
兵力強弱:根據兵力或子力的強弱,採取相應的策略,以決定是攻擊,還是防守。對應圍棋的厚薄。當“彼眾我寡”時,一定要“先謀其生”,也就是要設法做活;“我眾彼寡”時,要控制大局,保持進攻的壓力,“務張其勢”;當沒有好的進攻機會時,不要勉強出擊,“與其無事而強行,不若因之而自補。”,自補是敵方勢強時常用的手段;“凡敵無事而自補者”,從而“有侵襲之意也。”的時候,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對方的攻擊。
兵力調動:“兵貴神速”是兵法中重要的一條原則;圍棋中也要力爭先手和主動,以至於“寧輸數子”,也要“勿失一先”,因為許多佈局和定式,都是先下一方有利,因此圍棋的先手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爭先時也要分“有先而後,有後而先”,就是我們常說的先中後和後中先,這個問題略微複雜一點;如軍事上佔領一個城池,但是彈藥和糧草跟不上,還得費很多兵力送彈藥,給養;或者撤退,這樣看上去佔先,實際上落後。學生的學習中,有些課程,寧願丟掉幾分,而去學習一門新課;這就是寧丟幾分,勿失一先;但是有些課程,如“英語”,如果也採用這個方法,待以後要用時,發現學的不紮實,還得回頭去學,這樣就成了先中後了。為了爭先,經常還需要棄子,“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子而取勢”;如果對方“棄小而不就者”,一定要注意對方“有圖大之心也”。
進攻的策略:首先要確定攻擊或防守的目標,判斷是不是可以進攻?軍隊可攻不可攻,主要看其彈藥和糧草是否充足;而圍棋要生存,就要有兩支眼;什麼情況下該分斷對方進行攻擊呢?主要的判斷原則是看其是否“兩生”,兩生則“勿斷”,而己方的棋子如果“皆活”,就應該“勿連”,軍隊有“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圍棋也是一樣,都是進攻中要掌握的原則。
總的方針策略:圍棋和戰爭一樣,都是要“始以正合”,“終以奇勝”,對軍隊說來,就是要以“正”來合當時的形“勢”,簡單說就是要以正義的戰爭開始,以出奇兵致勝為終;圍棋方面,是指棋要堂堂正正的去下,不急不躁,待到“四顧其地,牢不可破”的時候,再突發奇兵,以“出人不意,掩人不備”的方式,抓住對方的弱點,一舉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