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鳴樂器的簡介
膜鳴樂器,凡由緊繃的膜振動發音的樂器都屬此類,它是現代樂器分類法中的五大類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膜鳴樂器的相關資訊,歡迎閱讀!
膜鳴樂器的分類
對膜鳴樂器的再分類,一般對各種擊奏鼓按不同筒形劃分,對非筒形的箍圈鼓和鍋形鼓,以及不同擊發方式的搖奏鼓、擦奏鼓和膜管,則另設類。
按不同筒形分為:①圓柱筒鼓;②粗腰筒鼓***琵琶筒鼓***;③圓錐筒鼓;④細腰筒鼓***沙漏筒鼓***;⑤有腳鼓;⑥座墩鼓***高腳杯鼓***;⑦長筒鼓。
鼓筒很淺***如手鼓、鈴鼓和八角鼓***或僅為一個圈環***如中國的太平鼓和日本的團扇大鼓***的鼓。
鍋形鼓 包括定音鼓和鼓筒類似盆、罐、缸等有底容器的鼓。
搖奏鼓 有兩種:一種內裝卵石類顆粒,搖動時撞擊鼓膜發聲;另一種是鞀鼓***即撥浪鼓***。
擦奏鼓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鼓膜中心插入一根細長棒,用手使之升降或旋轉,使其摩擦鼓膜發聲;另一種是在鼓膜中心拴上一條繩或一撮馬尾,用手捋之,使鼓膜振動發聲。
膜管 形式多樣,基本結構為一根簡單的管,在管端或管側膜孔貼薄膜,用嘴含著吹口哼、唱或說話,以聲波促使薄膜振動而產生音響。歐美和非洲均有這種樂器,有的屬兒童玩具樂器。
膜鳴樂器的發聲原理
膜鳴樂器的發聲,均屬膜振動方式。張緊的膜靠張力作用產生恢復力,而不考慮其勁度。這一點和板振動相反,而與弦振動的情況基本相似。膜振動可以看成是弦振動由“線”到“面”的擴充套件。但膜比弦的振動方式要複雜得多。弦振動波形和速度是不變的;膜振動中波動的進行並不保持原形,而是複雜多變的。
膜振動的各自然固有頻率也與弦相似,有一定的波腹與波節,只是弦上的“節點”在膜上則是“節線”。當外力作用於弦上的某個固有頻率的波節點時,這個固有頻率即受抑止,從而對音色產生影響。膜振動也有類似情況:當鼓槌敲擊在鼓膜的不同部位,或用硬軟不同、與鼓膜接觸面大小不同的槌頭敲擊,均會使固有頻率發生變化而影響音色。鼓手在演奏中,常利用這些特性使音色產生變化。
膜振動的固有頻率數量比弦多,並且分佈較散,其泛音和基頻之間不是整數倍關係,因此是不和諧的。膜振動的固有頻率沿高頻方向逐漸變密,即音越高泛音越密。所以鼓音的高低,一般不如絃樂器明顯。一般打擊在近邊緣處,更有利於加強基頻。所以定音鼓的正常敲擊區,大致在距鼓邊約5~10釐米之間。
所有膜鳴樂器的發聲,主要來自膜振動,筒體只起共鳴作用。但筒體的容積和形狀對鼓的音質有一定影響。底部封閉的鼓筒,其鼓膜的張力受筒腔內空氣反作用力的影響,即鼓膜在運動時由於交替壓縮鼓腔內的空氣而受腔內空氣的反作用力,因而固有頻率產生變化。如定音鼓一類的鍋形鼓,不僅要適當調節鼓膜的張力,由於基頻受腔體的影響,還應使鼓筒和鼓膜之間具有適當的耦合關係。雙面鼓的兩面鼓膜振動基頻相同時,腔內空氣運動即使兩面鼓膜之間相耦合,兩者的振幅將交替由大變小。
膜鳴樂器的起源
鼓的起源久遠。在古代,鼓並非用於音樂。鼓聲有隆隆如雷鳴的特徵,因此古人常把鼓作為雷神和威嚴的象徵,用於祈神求雨、驅魔祛邪和戰爭中助威等場合。鼓作為樂器的歷史,相對來說並不太長。由於做鼓的皮革、木材等年久易朽,對於其起源只能從一些殘存的陶土鼓筒、石雕、出土文物和圖文記載獲取考證,顯然這些都晚於實際存在的史實。
亞洲是鼓類最早的,主要有以美索不達米亞文化為先導的阿拉伯系,和與阿拉伯繫有密切聯絡的印度系及中國系三股主流,影響所及遍於世界許多地區。
中國歷史上有關鼓的傳說和文獻很豐富。據《禮記-明堂位》記載伊耆氏***約公元前2300年以前***有土造的鼓,用草紮成的槌擊奏。河南安陽殷墓曾出土一件蟒皮木筒鼓。幾乎和現在的堂鼓之類的粗腰筒鼓無大區別。粗腰筒是中國主要的鼓形,這一傳統延續至今。秦漢以後,尤其是自南北朝至唐代,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鼓類樂器不斷傳入中原,其中有不少是從阿拉伯和印度等國傳入的。唐以後,中原地區不同形制的鼓多達50
餘種。中國鼓在唐代前後傳入朝鮮和日本,有些鼓至今仍保持原有的形制和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