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的發聲原理是什麼

  洞簫是一種吹管氣鳴樂器,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製作,洞簫的發聲原理較為複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洞簫發聲原理的相關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洞簫的發聲原理解析

  簫確實是中空的,現在還有很多簫友把上端頂蓋去掉,據說能更好的控制口風音色。發聲原理嗎!我想應該是通過嘴脣控制,氣流撞擊簫壁發出的共振音。

  洞簫的產生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賈湖遺址延續1500年即9000年前到7500年前,發現的骨笛包括5孔,6孔,7孔,8孔,眾多實物證明,骨笛在此由5孔發展到8孔的完整歷程。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原稱“洞簫”,現簡稱“簫”。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簫笛同源,都是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在秦漢至唐,簫是指編管的排簫。

  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清代以前的簫多指排簫,漢代的陶俑和嘉峪關魏晉墓室 碑畫上,已可見到吹洞簫的形象。但單管簫當時多稱“笛”。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只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後,成為5孔簫。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現了前面六孔、旁邊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時笛簫概念基本分開,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清代,簫的形制完全一樣。

  洞簫的挑選方法

  材料

  首先要看竹子是否老結,表皮是否光潔,儘可能沒有破皮現象以免影響美觀。就老結的竹子來說,儘管拿在手中很壓手,同時還該注意竹質纖維是否細密。有些竹子拿在手中雖然很沉,但是由於竹質纖維粗疏,吹奏起來音色就不十分好。

  其次得看長度是否得當。有些演奏家追求“九節”,竹子的助音孔以下留得很長。這是不恰當的。就G調洞簫來說,其長度選擇以不超過850mm為宜。實際上這裡所講的九節,所指的是適用長度,即助音孔以下留一截即可;留得過長,也就增加了雙臂的負荷,容易疲勞,而且多留的一截對於音色的改善也沒有作用。原來在適用的長度內,節多的洞簫的兩端管徑差就大;兩端存在的關徑差,保證了洞簫各個洞簫音區音色的統一和平衡,而且有利於低音的共鳴,使柔弱的低音變得厚實;洞簫的長度過長、節間距過大,就成了增加雙臂負荷和影響美觀的劣勢。由此可知,洞簫兩端存在一定的管徑差,於保證有良好的音色是有意義的。

  做工

  洞簫的做工是否精良,可分為外在和內在兩個部分。

  外在部分是比較容易區分的,即音孔、吹孔的開挖是否光潔,音孔的大小是否統一、美觀。

  所謂的內在部分,指的是音準和音色。音準,音色除同管徑、管壁厚薄、吹孔深淺和形狀相關而外,更同演奏者的口型密切相關。因此,挑選時應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