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的發聲原理是如何發音的

  黑膠唱片是現在很少見的唱片了,那麼你知道黑膠唱片是如何發音的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黑膠唱片的發聲原理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黑膠唱片的發聲原理

  燒錄唱片時吧聲音訊號放大,再吧電訊號轉換成機械振動放在旋轉的母盤上,做出母盤,再經過方模壓制;一張唱片就出來了。實際上做好的唱片聲槽裡只是一些與聲音訊號對應的高低不平凹凸。

  放音時,再吧這些凹凸通過唱針的振動吧機械能轉變成電訊號***拾音器有電磁的晶體的***放大,喇叭就能還原出錄製的聲音了。

  黑膠唱片的發展歷程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我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31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試製成功331/3轉/分的密紋唱片***LongPlay,簡稱LP***。原來唱片轉速為每分鐘78轉,密紋唱片為每分鐘33.5轉。大大延長了播放時間。在材料上,由於氯醋共聚樹脂代替了紫膠樹脂,唱片的顆粒變細,微小的振動也能錄製下來,這樣高保真的效果得到進一步體現。

  1945年 英國臺卡公司用預加重的方法擴充套件高頻錄音範圍,錄製了78轉/分的粗紋唱片***StandardPlay,簡稱SP***。

  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30分鐘,比以往長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稱之。相對的,以當初的科技狀況,有所謂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鐘是78轉。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現在在廣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膠唱片要六七十元錢,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2015年12月,黑膠唱片生產再度迴歸國內,第一條黑膠生產線在番禺正式投產。

  黑膠唱片的發展情況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2年CD誕生。我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現在在廣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膠唱片要六七十元錢,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2015年12月,黑膠唱片生產正式迴歸國內,第一條黑膠生產線在番禺正式投產並獲得國家相關機構產品驗收,填補了我國黑膠唱片生產的空白,縮短了供應時間及避免進口成本。

>>>下一頁更多精彩“黑膠唱片的入門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