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的原因吃什麼藥好

  氣虛的人經常會感到自己身體無力,外人也會覺得你面色蒼白、精神不濟,那麼氣虛吃什麼藥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氣虛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氣虛的原因

  氣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所謂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

  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

  人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講就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運動。氣虛是一種多發證,多因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年老虛弱、久病未愈、大手術後及疲勞過度。在臨床上,氣虛還包括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諸證。

  氣虛吃什麼藥好

  補中益氣丸

  本品為棕黑色的濃縮丸;味微甜、辛。每8丸相當於原生藥3克。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方中黃芪***蜜炙***、黨蔘、甘草***蜜炙***、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薑、大棗可補中益氣。用於體倦乏力,內臟下垂。

  人蔘健脾丸

  本品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方中人蔘、茯苓、白朮、黃芪益氣健脾;山藥、陳皮、砂仁健脾和胃;木香理氣健脾,調理中焦氣機;酸棗仁、遠志安神定志;當歸活血養血。諸藥共奏健脾益氣,和胃止瀉之功。

  黃芪精口服液

  本品為棕黃色的澄清液體;味甜、微苦。口服,一次1支,一日2次,早晚服用。口服液每瓶10ml***相當於黃芪6.7g***,每次10ml,一日2次口服。注射液:每支2ml***相當於黃芪2g***,每次2ml,一日2次肌肉注射。

  功能為補血養氣,固本止汗。用於氣虛血虧,表虛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壯。

  氣虛不能吃什麼

  1、山楂

  俗稱山裡紅、棠株。雖有開胃消食作用,但同時又有耗氣破氣之害。正氣不足、氣虛下餡之人,切忌多食。

  2、佛手柑

  雖有健胃理氣之功,但同時又有耗氣傷氣之弊。故氣虛之人,不宜服食。

  3、檳榔

  雖有消食之功,而氣虛者則應忌食,因為檳榔有破氣耗氣之弊。

  4、大蒜

  味道辛辣,刺激性大,多吃可動火耗血。

  5、胡椒

  多吃久吃有動火耗氣之害。元代名醫朱丹溪指出:“胡椒,大傷脾胃肺氣,久則氣大傷,凡病氣疾人,益大其禍也。”清·黃宮繡:“胡椒比之蜀椒,其熱更甚。況走氣動火,陰熱氣薄,最其所忌。”由此可見,無論是脾氣虛還是肺氣虛,皆不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