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愛咬指甲是什麼原因

  小兒愛咬指甲一般都是無意識行為,是口欲期的一種延續,是緩解緊張、分散注意力的一種不良的習慣性做法。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小孩愛咬指甲的原因

  咬指甲***nailbitting***是指兒童反覆出現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為。有的也可表現為咬腳趾甲。常見於10~18歲兒童,但也可早至4歲發病。國外報道大約50%的兒童在某一時期會出現這種行為,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衝下降。至18歲仍有23%的人咬指甲。雖然在5~10歲這個年齡組內,發病率無顯著性的性別差異,但在這個年齡組以上,則男性咬指甲更為常見。在30歲以上的男性中有10%的比例有這種習性障礙。咬指甲常有家庭傾向。心理學家認為,咬指甲的原因同吸吮手指一樣,往往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或者環境的改變等,比如孩子入托、入園時因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而緊張,就容易誘發此症。就像大人們在情緒不佳、緊張不安時,也會採取一些措施,例如傾訴、寫日記等方式讓自己的緊張心情得以緩解。然而孩子由於無法用語言來正確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一些孩子便會在心理不安、不滿或緊張時,通過吸吮手指、咬指甲等方式來緩解自己的情緒。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等性格特點的孩子容易患此症。當父母或老師發現孩子咬手指甲時,不要馬上斥責或批評孩子,否則會使得孩子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很可能使孩子的咬指甲的現象更加嚴重。

  小孩愛咬指甲的危害

  孩子表現為反覆咬指甲。輕者僅啃咬指甲,嚴重者可將每個指甲咬壞,甚至咬壞指甲周圍的面板,少數小兒還咬腳趾甲,反覆咬指甲可能致使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

  部分兒童常伴有其他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多動、焦慮、緊張不安、抽動障礙、吸吮手指、挖鼻孔等。

  對學習和工作產生內心緊張、壓力、憂慮或煩躁的症候。這些行為本身雖然不能直接妨礙人的學習和工作,但卻可能是妨礙人學習和工作的自卑感、敵對感、或個人內心的某種別的情緒狀態的表現。

  小孩愛咬指甲家長怎麼辦?

  1、當父母發現孩子咬手指時,不應該立刻訓斥孩子,更不能簡單用討厭,生氣等態度對待孩子這樣的行為,瞭解孩子最近的心煩和不開心的事情,安撫,消除情緒。

  2、當父母發現這種習慣很難改正的時候,不要逼迫孩子。因為逆反心理,會讓孩子會有反抗。所以溫和的引導孩子認識咬指甲的壞處,鼓勵孩子堅持改正,幫助孩子樹立一種“我一定能改掉”的信心和目標。

  3、轉移孩子注意力

  4、巧用“對抗反應法”,比如讓他緊握鉛筆幾分鐘,或者緊握拳頭,蘋果等,平復想咬指甲的慾望。

  小孩愛咬指甲怎麼辦?

  一般療法。兒童咬指甲癖是完全可以糾正的。首先,人微言輕家長應認識到這是一種病症,單純地採取責罵或懲罰不但無益於疾病治療,反而有害,甚至會使病情加重。其次,要積極尋找引起緊張和憂慮的因素,並及時改善兒童的生活環境,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此外,家長應定其給孩子修剪指甲,防治指甲感染和表皮損傷。

  心理療法。主要採用行為限制和下面引導的方法。所謂行為限制,即當年幼兒童咬指甲時,父母應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從嘴裡移開,緊緊地抱住他的雙臂,並用微笑、點頭或誇獎的口吻表示讚賞。還可通過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下面引導則是,對孩子可講清道理,使孩子意識到咬指甲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只要自己能正確對待,是完全可以糾正的。同時,要讓這些孩子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鍛鍊。通過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可以促進孩子心身健康的發育。

  由於兒童咬指甲癖的治療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矯治的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故不但要求患兒增強信心,而且父母也要有耐心,採取父母的監督和孩子自我監督相結合的方法,鞏固治療的效果,只要能堅持治療一段時間,就能達到戒除兒童咬指甲癖的這一行為偏離。 吮指頭和咬指甲怪癖 吮指頭和咬指甲是一種不良嗜好。心理學家認為,吮指頭和咬指甲是兒童期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行為障礙。據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的調查資料表明,在6—12歲的兒童中,“經常”和“幾乎整天”吸吮手指頭的兒童發病率為12%;而咬指甲的兒童其發病率則高達44%。另一位心理學家也證明了在14歲的兒童中,有程度不一的咬指甲行為的佔55%。吮指頭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超過了兒童期應該的年齡,更反映出具有這種怪癖者的心理不健康。心理學家發現,吮手指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除了可能致使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外,而且還是“對學習和工作產生內心緊張、壓力、憂慮或煩躁的症候……

  這些行為本身雖然不能直接妨礙人的學習和工作,但卻可能是妨礙人學習和工作的自卑感、敵對感、或個人內心的某種別的情緒狀態的表現。” 大家知道,吸吮是一種原始反射,凡接觸到嬰兒口脣的任何物體,都會引起吸吮反射。在嬰兒時期,吸吮自己的手指頭很常見。到2—3歲後,此現象一般會逐漸減少。但在嬰兒飢餓時,吸吮自己的手指頭有得到如吸吮母親乳頭般的滿足;在寂寞無聊、焦慮不安、身體有疼痛或其它不舒服表現時,吸吮指頭可以聊以自慰、減輕焦慮、轉移注意力,因而仍可能吸吮手指。如果偶然出現這些行為或持續時間不長,不應視為病態。隨著兒童年歲的增長及與外界接觸的增多,一般這一不良嗜好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但是,若諸如飢餓、疾病、孤獨無伴、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經常存在,吮手指的行為就可能形成一種癖好,以致難以革除。至於咬指甲的病因,心理學家認為與吮手指頭一樣,一般發生在其情緒緊張或抑鬱的時候,並往往伴有睡眠障礙、磨牙齒、吮手指頭等症狀。有的人咬指甲行為是孩提時代對父母咬指甲行為的模仿,一般獲得了快感,逐漸形成了頑固性習慣。

  一位長相頗佳的少女,養成了吮大拇指的習慣。其表面雖然較活潑,但內心卻隱藏著許多憂慮。因為她的母親不僅喜歡打扮,而且凡事吹毛求疵、嘮叨不停,她既希望女兒學芭蕾、又要她學民族舞蹈,更要她練鋼琴、讀英文。這位少女內心裡並不喜歡這些,而她母親卻非常熱衷於此,不惜花費時間和金錢,為其請名師。買這買那。每次女兒學芭蕾舞時,她就走在旁邊指點批評。練習時只要有一位學員的姿勢顯得優美,她就高聲喊女兒注意模仿,搞得女兒緊張兮兮的。可見,女兒吮手指的行為就是緣於這種內心衝突和對其母親極度不滿的結果。 預防和矯治吮手指和咬指甲的關鍵,在於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避免錯誤的哺乳方法,以杜絕養成不良嗜好。

  對於已養成此類不良習慣的兒童和成人,在矯治時應注意: 1.弄清原因,對症下藥。對兒童,如屬於餵養方式不正確,應培養孩子有規律的進食習慣,做到定食定量、飢飽有節;如屬於孤獨、寂寞等原因,則要給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讓他們有機會與成人或其他孩子一起玩樂,培養其對環境、遊戲的興趣,以轉移其注意力,逐漸糾正此類不良嗜好。對成人,應引導他們認識其行為的幼稚性,並教授正確有效的排憂解愁的方法,自覺戒除這一怪癖。 2.正確教育,切忌粗暴。吮手指和咬指甲,在幼兒時期是很自然的,因此不應簡單地禁止,否則反而會強化這一行為,使他們感到更緊張。只有主動提供多種有趣的事如做手工、做遊戲等,而不應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自然會解除其困惑,而不致這些不良嗜好的產生。

  因此,對此類兒童的不良嗜好施予強行制止的行為是有害無益的,嘲笑、譏諷、恐嚇、打罵更是不妥,這樣做只能使孩子的情緒更加緊張不安,甚至產生自卑感、孤獨感等不健康心理。 3.厭惡療法。在童年時期,如果兒童養成了吮手指或咬指甲的怪癖,可以採用厭惡療法進行治療和矯正。如在兒童手指上塗上黃連水或辣椒水,使其感受到咬指甲或吮手指的苦痛,從而中斷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