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腳腫脹是什麼原因

  孕婦通常在孕晚期出現腳腫,孕婦腳腫是怎麼一回事?孕婦為什麼會腳腫呢?孕婦腳腫怎麼辦?如何儘可能避免發生腳腫?下面小編就給你們講解下。

  

  1、懷孕後,孕婦從懷孕第6 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34 周達到高峰,並在這個水平上一直維持到產後兩週才恢復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 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後,組織間液也會增加。

  2、由於血液增加時,血漿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會相對稀釋,血漿白蛋白的相對濃度也比非孕期時要低。而血漿白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從而造成下肢水腫。

  3、妊娠後子宮增大,使骨盆內壓力增高,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受到影響。這也是下肢浮腫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腫如果休息或睡眠後見輕,是屬於生理性的,不必擔心。

  以上的幾個浮腫原因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水腫明顯,且無緩解,則應進一步檢查有無其他妊娠合併症,及時診斷與治療。  如何避免孕期腳腫脹。

  如何避免孕期腳腫脹?

  一、懷孕之後要經常到婦產科做定期檢查,保證母嬰健康。

  二、孕婦吃的食物不宜太鹹,口味重的孕婦此時也要注意,多吃清淡食物,保持低鹽飲食。

  三、孕婦一般不宜走路太多,或站立太久,因行走和站立時間長了,會增加身體腫脹。

  四、上班工作的孕婦更要注意所從事的工作,此時可做些輕鬆的辦公室工作,繁重或站立的工作,對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成長不利。

  五、吃過飯後可以到戶外適當散步,這有利於日後生產。有些孕婦怕活動,老呆在床上休息,結果導致滯產。本可以自己生下胎兒,最後只得做手術。

  六、孕婦後期出現腿部腫脹痠痛,丈夫要多體貼關照,晚上睡覺前,最好能為孕婦的腿部進行按摩,可減輕孕婦痠痛的感覺。

  七、孕婦睡覺的時候,腿腳部稍微放高一點,有利於消除腫脹。

  八、但如果是很嚴重的腫脹現象就要檢查血壓和尿液,有可能是血壓高引起的,就得進行治療。另一種可能性就是患有產前子癇,這更要立即進行治療。 從上面的幾點裡可以自查一下,一般孕婦中很多出現腿腫的情況,所以無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