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熟水果會影響人體健康嗎

  ?下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迴應】不會造成兒童早熟,在允許範圍內新增也不影響健康;實驗證明,過量新增催熟劑會導致水果成熟過快、容易腐敗。

  有人擔心食用催熟水果會使兒童性早熟。史軍說,這種擔心沒必要。兒童性成熟是受性激素調節,而無論是乙烯還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體內表現出性激素樣作用,也不能參與性激素的合成,更不可能引起性早熟。

  史軍進一步解釋,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物質。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的小分子訊號物質,只起傳遞生長髮育資訊的作用,不參與細胞的實際“建設”。當這些訊號與植物細胞膜上的接收裝置***如接收乙烯訊號的ETR1蛋白***結合時,細胞就會發生相應的代謝生長和生理活動。人體的細胞膜上沒有接受這些訊號分子的裝置,自然也不會“應答”。

  那食用催熟水果到底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呢?馮曉元表示,凡是在我國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都需要經過安全性評價,國家對生長調節劑的使用量和時間有嚴格標準。不同水果是不一樣的,國家標準GB2763規定,乙烯利在獼猴桃、香蕉、菠蘿、荔枝的殘留量均為不超過2毫克/千克,氯吡脲在獼猴桃、葡萄中的殘留量不超過0.05毫克/千克。只要按照國標使用、在批准範圍內使用,是可以保證食用安全的。

  史軍告訴記者,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一項聯合研究選取20名測試者,讓他們以每日每千克體重0.5毫克的劑量服用乙烯利,並持續16天,發現測試者的紅細胞膽鹼酯酶含量沒有變化,血漿膽鹼酯酶有所下降。不過在其後的兩個星期內,這一指標又逐漸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那麼,催熟劑在水果中殘留的化學物質是否安全呢?史軍介紹,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報告顯示,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可接受的乙烯利劑量為0.05毫克/千克體重。“一個體重為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攝入2.5毫克乙烯利,仍然是安全的。那相當於要把兩斤多香蕉連皮吃個乾淨,但幾乎沒人會這樣做。”史軍打比方說。

  此外,口服乙烯利的半致死量約在2000毫克/千克體重,在正常吃水果的情況下,完全不會發生。“更何況,如果噴灑了這樣劑量的乙烯利,那果實就迅速腐爛成醬了。”史軍補充說,“實際上,使用乙烯利的話,一般不會有過量殘留。”

  果農和商販會不會過量新增催熟劑呢?王鳳忠說,催熟劑的使用有一個特殊的性質:少量用有好處,用多了有壞處。比如,用一定濃度的催熟劑可以催熟水果,但是用多了,水果會成熟過快,容易腐敗,反而不利於運輸和貯存。華南農業大學任順祥教授的一篇論文也提到,乙烯利的使用濃度以500~1000毫克/升為宜。濃度過高,果肉易老化,轉黃後很快出現褐斑和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