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後吃什麼

  寶寶長牙後所吃的食物對寶寶已長牙齒的固定,和將要長的牙齒髮育有重要作用。對牙齒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寶寶長牙後的營養食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寶寶長牙後的營養食療

  1、普通稍偏軟的食物

  寶寶長牙後,可能會出現寶寶牙齦的不舒服,出現不吃奶的症狀,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減少餵奶的次數和量,給寶寶增添一些普通稍微偏軟的主食,如米飯、麵條、大豆等等。不過,家長要記得要煮的軟爛,讓寶寶容易吞嚥和消化,也減少寶寶牙齒的咀嚼和磨動。

  2、及時新增離乳食物

  寶寶長牙後最先要考慮的就是及時新增離乳食物,新增輔食,比如米粉、麥糊、土豆泥、水果泥、蛋黃等“糊狀”食物,以及磨牙餅乾。這不僅能夠幫助寶寶緩解出牙痛,鍛鍊啃咬及咀嚼能力,強壯頜面部肌肉,加速乳牙萌出,還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滿足該階段營養需求。

  3、增加硬質食物

  寶寶門牙和後磨牙都已萌出後,可以給寶寶增加些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使換牙順利完成,讓寶寶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

  4、半固態的食物

  寶寶長牙後還應當新增半固態的食物,來幫助寶寶磨牙。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稍有稠度的輔食,可以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為日後新增固態食物讓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打基礎。

  5、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寶寶長牙後應該吃營養價值高的食物,這樣有利於牙齒的穩固和牙齒的發育成長。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有: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水蒸蛋,蔬菜等等。

  6、強化營養素

  寶寶長牙後要注意強化營養食物的新增,這樣有利於寶寶牙齒的健康穩固,減少牙齒疾病的發生和乳牙的脫落。

  鈣——奶、魚、蝦皮、豆製品、綠葉蔬菜等;

  磷——肉、魚、蛋、奶、穀類;氟——海魚;

  優質蛋白質——奶、肉、蛋、魚、豆製品;

  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分別來自於動物肝、紅黃色果蔬、新鮮果蔬、全穀類、肝、肉、蛋等。

  寶寶長牙時的照顧方法

  針對以上的長牙症狀,寶寶可能有些不舒服,可用以下方法來加以紓緩與照顧:

  1.準備固齒器***注意清潔***、較硬的蔬果***例如蘋果、胡蘿蔔,切成條狀,不要太大塊***讓寶寶咬,以按摩發癢的牙齦。

  2.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之後,以溼的紗布幫寶寶清潔按摩。若臼齒已長出來,就可以用指套刷或小牙刷來幫寶寶刷牙。

  3.若有紅腫的情況,可請牙醫師開消腫藥膏來使用***萬一不慎吃下去沒關係***。

  4.寶寶情緒不穩定時,可多給予呵護、抱抱。

  5.給寶寶吃些涼的食物,例如布丁、優格、稀飯等。

  6.多漱口可降低口中微生物滋生,能減少寶寶發牙時的輕微發炎反應及發燒。

  如何照顧好寶寶的牙齒

  ◎幫寶寶養成潔牙的好習慣

  1.漱口:

  在還沒長出牙齒前,就要讓寶寶養成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後漱口的習慣,長出牙齒後更要繼續維,以減少口中食物殘渣形成酸性的環境。

  2.刷牙:

  寶寶還沒長牙時,爸媽就可以開始以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幫寶寶清潔牙齦,先讓寶寶熟悉清潔口腔的動作。當6、7個月大開始長前面幾顆門牙時,就可以開始潔牙,以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來擦拭牙齒及牙齦,尤其是在餵食後與睡前,一定要徹底將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及奶垢清潔乾淨。等乳臼齒萌發之後,就要改用指套刷或小牙刷來幫寶寶清潔牙齒。

  ◎檢查寶寶牙齒,預防蛀牙

  臺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兒童牙科施文宇醫師指出,寶寶牙齒最常見的問題是「蛀牙」。蛀牙是因為牙齒清潔不乾淨與食物殘渣造成口腔中過酸的環境,侵蝕牙齒而產生脫鈣的作用***牙齒會變成白白的***,使得牙齒表面失去了原本晶瑩剔透的質感,這是蛀牙的前奏,接著可能變成黑灰或黃黃的,甚至會出現凹洞。

  蛀牙常出現在咬合面以及牙間縫,帶寶寶給牙醫師塗氟及使用「凹隙封填劑」,已證實有極佳的防蛀效果。若父母懷疑寶寶有蛀牙,應立刻請牙醫師檢查,以免蛀牙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