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夏季養生法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那有什麼呢?小編帶您去看看吧!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之夏季養生小常識:
未病先防
關於未病先防,在暑熱天氣也同樣重要。因為夏季悶熱潮溼,機體抗病能力相對薄弱。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大致意思是,針對炎熱夏季,在起居上,應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中午暑熱最盛之時,適當午睡,既可避炎熱,又可消除疲勞、補充體力;精神方面應主動調節情志,避免過怒煩躁,避免情緒抑鬱,保持神清氣爽。此時在飲食上,要注重健脾益氣,少食苦寒,節冷飲,少食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魚、蛋、奶、西瓜、黃瓜、冬瓜、玉米、豌豆等。此外,酸味收斂,可固護體表,防止出汗過多傷氣損陽,故可多選用酸味食物,如楊梅、草莓、西紅柿、酸梅湯、豆類及其製品;鹹味食物則可幫助機體補充因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以防汗多損傷心氣,故應及時補充。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之說,夏日食姜也是“春夏養陽”理論的實際應用。
夏季,人們常常感覺暑熱難耐,大汗淋漓,有些人在這個時期長時間地待在空調房間中,這不利於身體健康。有研究指出,如果人體長期生活在空調製造的冷環境裡易損傷人體的“衛表之陽”和“肺陽”,則易患夏令感冒、咳嗽、哮喘,如果原本就有此類疾病的人就更易加重這些疾病的冬天發作機會;而夏令過度貪食冷飲冷食,易損傷脾胃之陽,以致誘發胃痛、腹瀉。因此,此時養生應當顧護體內肺脾陽氣,使之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維持夏日健康不病,也才能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所以要注意不宜長期處於低溫空調環境,不可過度貪食冰鎮冷飲等。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既是一種有效的治病方法,也是養生保健的一種方式。因為只有在夏季抓住有利時機,作最好的治療,減輕或根治慢性疾病,才能更好地保護正氣,保持健康長壽。
冬病夏治是來源於中醫理論的一種療法,冬病就是所謂在冬天容易發作或者容易加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緩解期的時候進行治療,來減少在冬天或者春天發作次數、緩解發作的程度,所以叫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春夏養陽”的原則,結合天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現在全國各地的多家醫院都在施行“冬病夏治”穴位敷貼,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隨訪中,不少患者反映,經過治療,確實減少了他們在冬季發病的機會,因此我們鼓勵大家把握伏天的機會,積極參與到“冬病夏治”的隊伍中來,改變往日得了病才去醫院的觀念,掌握主動權,將疾病制止於未發之時。
之所以要冬病夏治,是因為冬天人體的陽氣比較弱,冬季陽氣較弱,所以防病、抗病的能力就降低了,如果我們夏天的時候就開始顧忌它,讓人體的陽氣增強起來,在冬天陽氣下降的時候,由於已經顧護了陽氣,就可以抵禦邪氣讓人體發病減少。
藥王孫思邈說:“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將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所謂“將病之病”就是這種現在雖然未發,但卻會在將來某個時候會發作的疾病。那就要在未發之時,趕快去除其必發的條件。
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寒溫冷暖的每一次變化其實也都是我們人類所需要的,我們要學會順應自然界的四季氣候的變化,而不要總是妄圖去改變它。正確利用四時之變及時調整和“反省”我們自身,有時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養生效果。
《黃帝內經》看夏季養生之道:
夏季睡眠的三大講究
每到夏天,夜間氣溫高、溼度高,睡眠質量或多或少有些影響。有時貪涼的人群睡了一覺,醒來竟發現,自己腰痠背痛加頭疼,白天上班工作更顯得乏力。那麼,夏日睡眠都有哪些講究呢?
1、入睡後忌開電風扇
入睡後人體血液迴圈減慢,抵抗力減弱,整夜開著電風扇吹風睡覺,極易受涼,引起感冒。
2、忌袒胸露腹睡覺
人體的腹部和胸部面板溫度幾乎固定不變,因此即便熱得難以入睡時,也常有人因胸腹保暖不夠,導致受涼發生腹痛腹瀉。因此無論天氣多熱,都應在胸部腹部蓋上被子或毯子,以免受涼而生病。
3、忌用涼水擦席子
有人誤以為,用涼水擦涼蓆、草蓆、竹蓆可以更涼快些。其實,人體在炎夏極易出汗,涼蓆本身並不乾燥,如再用涼水溼布擦洗,更增加了睡床的溼度,成為各類黴菌、細菌的滋生地。正確的辦法是,用溫水、熱水擰乾抹布再擦拭涼蓆,同時可用電風扇徹底風乾涼蓆,方可安然入睡。
夏三月調養,中醫裡有大學問
夏日心情:心靜自然涼
中醫把人體的五種情志——喜、怒、憂、思、恐,分別對應心、肝、肺、脾、腎五臟,並由心統領。黃帝內經之《靈樞·靈蘭祕典》中這樣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這句話把五臟中的心比做一個國家的君主,它掌控著人體的心神與情志。
夏季和心在五行當中均屬於火。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觀點,盛夏的自然之火與體內的心火可以相互影響。烈日酷暑,容易使人心煩意躁;而躁動不寧的心緒,可以使人更覺暑熱難擋。此外,“五志過極皆化火”,也就是說五種情志過度都可以化火。心屬火,情志之火都可以波及到心。因此在盛夏期間,我們應當做到“使志無怒”,清心寡慾,恬淡虛無,靜養心神。就像嵇康在《養生論》中所說,“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減少,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這正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心靜自然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