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飲食養生

  大雪節氣我們除了要注意養生方法外,在飲食方面應有哪些提示要點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大雪飲食養生1:大雪節氣適當攝入“白食”,有冬補的食療功效。

  大白菜是冬令的“當家菜”,而在大雪前後,“白菜幫子”最有營養。白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而白菜的大幫子裡含有的葉綠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遠遠高於白菜內葉和菜心,所以吃白菜首吃“白菜幫子”。

  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肌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因此,冬季飲食中可及時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等。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說到進補,很多人只是狹義地去理解,認為所謂的“補”就是吃點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所以,在進行調養時應採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的方法。

  大雪飲食養生2:大雪時期氣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補充身體元氣

  時至大雪節氣,是“進補”的大好時節,但不要一味地補充有營養的食物,要根據地域、天氣吃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適合用鴨、魚溫補;大雪時期氣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補充身體元氣,增加禦寒能力;如果天氣持續乾燥,還要在滋補時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潤的食物,以起到“滅火器”的作用,防止身體上火。

  平素怕冷的陽虛體質的人應多食用羊肉、豬肉、甲魚、海蝦、核桃仁等補陽食物。平素怕熱的陰虛體質的人應多吃些雞肉、鴨肉、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栗子等平補食物。俗話說:“嫩鴨溼毒,老鴨滋陰”,因此用於調補、食療時,多選用老鴨煲湯。乾燥的冬季裡,適時來一份筍乾老鴨煲,不僅開胃解饞,還有滋陰補血、祛火降燥的療效。

  大雪飲食養生3:進補前先引補

  首先,進補前最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整脾胃功能。

  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於氣虛。可選服人蔘、黨蔘、太子參、五味子、黃芪、白朮或者黨蔘膏、參花膏等益氣藥物;食品有黃豆、山藥、大棗、栗子、胡蘿蔔、牛肉、兔肉等。面色枯黃、口脣蒼白、頭暈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鳴心悸的人,大都屬於血虛。可選服阿膠、桂圓肉、當歸、熟地、白芍、十全大補丸和滋補膏等養血藥,食品有酸棗、龍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大雪飲食養生4:冬吃蘿蔔勝人蔘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樣的諺語。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鄭板橋有一幅養生保健聯也提到過蘿蔔與茶:“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蘿蔔的養生、保健、藥用效應與茶有著相融之處。

  大雪飲食養生5:熱粥暖心又暖胃

  養生專家提出,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如我國民間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慣,常吃此類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此外,還可常食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大雪飲食養生6:羊牛肉補元氣

  大雪時期氣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補充身體元氣,增加禦寒能力;如果天氣持續乾燥,還要在滋補時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潤的食物,以起到“滅火”的作用,防止身體上火。

  但是不同體質的人,補法也要作相應調整。平素怕冷的陽虛體質的人,應多食用羊肉、豬肉、甲魚、海蝦、核桃仁等補陽食物。平素怕熱的陰虛體質的人,應多吃些雞肉、鴨肉、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栗子等平補食物。俗話說:“嫩鴨溼毒,老鴨滋陰”,因此用於調補、食療時,多選用老鴨煲湯。乾燥的冬季裡,適時來一份筍乾老鴨煲,不僅開胃解饞,還有滋陰補血、祛火降燥的療效。

  大雪飲食養生7:白菜補維生素和纖維

  大雪節氣適當攝入“白食”,有冬補的食療功效。大白菜是冬令的“當家菜”,而在大雪前後,“白菜幫子”最有營養。白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而白菜的大幫子裡含有的葉綠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遠遠高於白菜內葉和菜心,所以吃白菜首吃“白菜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