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根煲湯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對於艾草的功效,很多人應該不太清楚,其實艾草根的作用很大,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它有治療痛經的作用。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艾草根煲湯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艾草根煲湯的功效和作用

  1、治療女性痛經

  生薑5片,艾草15克,紅糖適量。食材洗淨,取全部食材清水煎服即可。

  2、治療女性腎虛、陽虛、血虛導致的習慣性流產

  老母雞1只,艾草15克,米酒、鹽各適量。將老母雞處理乾淨,斬塊,艾葉洗淨,與老母雞一齊放入燉盅內,加入少量米酒及清水,蓋上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3、用於女性養肝補血、驅寒祛溼

  豬肉餡200克,艾草100克,餃子皮適量,蛋清1個,蔥、蒜、姜、鹽、花生油各適量。艾葉洗淨汆燙,瀝乾,剁碎;蔥薑蒜剁碎。將豬肉餡、艾葉、蛋清、調味料攪勻,包成餃子,大火蒸20分鐘即可。

  4、艾草根能促進傷口癒合

  將揉爛的艾草根貼在傷口上,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想要更好地發揮艾草根的這一功效與作用,最好使用春天的艾草根。如果身上有傷口,選用剛挖出來的艾草根,揉爛後直接貼在傷口上。這種方法不僅簡單,而且治療輕傷的效果很好。

  5、喝煎艾草汁健胃

  和煎艾草汁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不錯的健胃作用。不要用春天新長出來的艾草,藥效不強。應該選擇6-7月採摘到的成熟艾草。

  6、煎艾草汁的做法

  將20克艾草放入300毫升清水中,煎至水量的一半。每日分三次服用,連續喝幾天,效果會很明顯。

  7、喝加生薑的煎艾草汁止瀉

  煎艾草汁有止瀉作用,如果在煎艾草汁中放入一些生薑,效果更佳。將4克冷凍的艾草和4克生薑放入300毫升的清水中煎,每日分三次服用即可。

  艾草的營養價值

  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發油含量多,1.8-桉葉素***佔50%以上***,其他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鍼灸。故又被稱為“醫草”,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溼瘡疥癬,祛溼止癢。

  關於艾葉的效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

  艾草的作用

  1.治療各種炎症慢性支氣管炎

  可用艾葉油膠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為1個療程,可連服2-4個療程,對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有很好療效。亦可用鮮艾葉1000g,洗淨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濃縮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對慢性支氣管炎咳痰、氣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緩解症狀。

  2.治療月經不調經期延長

  白朮、當歸、茯神、炒棗仁、桂圓肉、烏賊骨各10g,遠志、甘草、木香、艾葉炭、棕櫚炭各6g,黃芪15g,人蔘3g,生薑3片,大棗4枚,水煎服。對氣虛型經期延長療效佳良。

  3.治不孕症

  用艾葉與其它藥物配合製成食療藥膳,治療因脾腎陽虛所致的不孕症,有較好療效。用法:取鵪鶉2只,去毛和內臟,阿膠、菟絲子、鹿角膠各15g,人蔘、川芎各10g,艾葉30g。先將菟絲子、艾葉、川芎、人蔘水煎去渣取汁250ml,後將鵪鶉和藥汁放蒸碗內,隔水燉爛熟,趁熱兌入阿膠、鹿角膠吃肉喝湯。

  4.鍼灸

  艾草常用於鍼灸。如治面癱,將幹艾葉搓成花生米大的絨團,取2分硬幣大生薑8片,用針在薑片中心穿孔數個,上置艾柱,先灸下關穴,然後由下關至頰車穴反覆移動。移動時薑片不能離開面板每片隔姜灸3壯為宜。灸至面板溫潤紅熱,患者能忍耐為宜。每日灸1次,7日為1個療程***面癱患者口歪斜向左側,則灸右側;反之,灸左側***。

  5.減肥

  操作方法,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分別靠近關元、豐隆兩學x位,薰學x10分鐘左右,至局部發紅為止。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一般3~5個療程能起到有效的減肥效果。

  6.抗菌作用

  以小野艾葉煙燻,對於多種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劑及煎劑,在試管內對多種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的水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7.平喘作用

  實驗證明,野艾浸劑對豚鼠支氣管有舒張作用。

  8.利膽作用

  實驗表明,艾葉油對小鼠也有明顯的利膽作用,使其膽汁流量增加26%。

  9.理氣血,逐寒溼

  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洩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10.止血作用

  艾葉水浸液給兔灌胃有促進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認為艾葉的止血作用未能證實。艾葉為臨床上常用止血藥,溫經止血常炒炭用,藥理實驗初步證明:艾葉制炭後止血作用增強。

  11.促進子宮收縮

  實驗表明,野艾煎劑可興奮家兔離體子宮,產生強直性收縮。粗製浸膏對豚鼠離體子宮亦有明顯興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