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的食用做法與功效介紹

  秋季,正是吃梨的好時節。那麼梨子怎麼食用才好?梨子有哪些功效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梨子的做法與功效,一起來看看吧!

  梨子的食用做法

  一、青瓜蜜梨汁

  黃瓜1根、萊陽梨1個、香芹少許

  1、所有材料洗淨、去皮、切小塊

  2、倒入榨汁機取汁即可

  二、冰糖烤梨

  梨1個、冰糖10克

  1、雪梨洗淨,切開4塊去芯,再用牙籤把他們戳合

  2、烤箱200°,烤1個小時,取出拆掉牙籤,放入冰糖

  3、再把有皮的一面朝上放好,覆蓋保鮮膜,靜置2小時等出水

  4、出水之後,蓋上錫紙,200°烤制1小時,把皮剝掉淋上糖漿就可以了

  三、紅酒醉梨

  鴨梨3個、紅酒半瓶、老冰糖1塊

  1、梨去皮,把兩個梨切成塊後去掉裡面的核

  2、把切好的梨和剩下的一整個梨放入鍋中

  3、倒入紅酒,沒過梨塊,加入適量冰糖,大火煮開後改中火再煮10分鐘

  4、涼了後倒入玻璃容器裡,放入冰箱冷藏一個晚上,第二天即可食用

  四、杏仁燉雪梨

  雪花梨2個、桂圓8粒、北杏仁2湯匙、冰糖適量、枸杞子20粒

  1、材料準備後將雪花梨削皮,把中心的核掏乾淨

  2、杏仁、枸杞、桂圓洗淨,將梨放入燉盅裡

  3、放入桂圓、杏仁、枸杞和冰糖

  4、兩個燉盅分別倒入400毫升的水八分滿,以防在燉的時候還會有多餘水分流出

  5、蓋上蓋子燉鍋裡放入適量的水,啟動電源燉4個小時即可食用

  五、香梨炒玉米

  甜玉米1根、香梨1個、枸杞子1小把、色拉油適量、食鹽少許、水30毫升、小蔥2根

  1、甜玉米切出玉米粒,香梨削皮切小丁,枸杞用水清洗乾淨,蔥切花

  2、熱油鍋,放進玉米粒,煽炒1分鐘,放一點點鹽,加入30毫升的清水

  3、玉米煮至水將干時,加入枸杞,翻炒幾下

  4、加入香梨丁,翻炒均勻

  5、加入蔥花,翻炒均勻即可

  六、山楂酥梨冰粥

  大米適量、糯米適量、梨1個、山楂適量、冰糖適量

  1、先將大米和糯米混合,在清水中浸泡一會

  2、酥梨洗淨後連核一起切塊

  3、在小鍋中放入清水和酥梨塊,煮成梨水

  4、將泡米的水倒掉,倒入煮梨的水,連同梨塊一起倒入,冰糖也在這時放入

  5、將米粥煮熟,然後晾涼,把剛才一起倒進去的梨塊取出,喜歡的話也可以不取一起吃

  6、準備一些梨片做裝飾

  7、粥晾涼後,倒入山楂及山楂湯水,攪勻,擺入梨片及山楂裝點,放入冰箱,吃的時候拿出來

  梨子的功效

  1、梨果皮

  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根、枝葉、花有潤肺、消痰、清熱、解毒之功效。

  2、梨果

  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於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症、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

  3、梨籽

  梨籽含有木質素,是一種不可溶纖維,能在腸子中溶解,形成像膠質的薄膜,能在腸子中與膽固醇結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預防婦女骨質疏鬆症。硼充足時,記憶力、注意力、心智敏銳度會提高。

  梨子的種類

  1.皇冠梨

  皇冠梨的果實是橢圓形的,果皮顏色泛黃,水果表面比較光潔,果面上的點比較小,而且沒有鏽斑;果心也相對比較小,果肉狠潔白,且比較細膩,果肉裡面的石細胞和殘渣比較少,鬆脆多汁,果形周正,風味酸甜適口。

  2.鴨梨

  果實呈倒卵形,頂部有鴨頭狀凸起,因此得名“鴨梨”。一般鴨梨果皮黃綠色,貯藏後呈淡黃色。套袋栽培的果實黃白色,也稱為水晶鴨梨或水晶梨。鴨梨糖度較低,清甜爽口,解油膩選它準沒錯兒。以河北泊頭、河北晉州、山東陽信的最有名。

  3.秋月梨

  秋月梨是一種引進自日本的雜交的梨類品種,秋月梨為晚熟砂梨,果形扁圓形,果形指數0.9左右,果實大小整齊,不套袋果果皮略呈青褐色,儲藏後變為黃褐色,貯藏期極長,果肉乳白色,肉質細脆,汁多味甜,口感清香爽口,石細胞少,貯藏後不變味,果核小,可食率95%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以上平均單果重400~500克,最大可達1500克左右。

  4.雪花梨

  雪花梨的表面呈黃綠色,果面也比較粗糙,果皮出現蠟質。在市面上常我們比較常見的梨子中,它是個頭是最大的,大約每個重350—400克。雪花梨的肉質細脆,且汁多味甜,其中要數河北趙縣出產的最為有名。除此之外,雪花梨還有比較高的醫用價值,具有清心潤肺,利便,止咳潤燥,醒酒解毒等功效哦。

  5.香梨

  香梨學名庫爾勒香梨,果實較小,呈紡錘形或倒卵形。果皮綠黃色,陽面有紅暈,果皮薄。這種梨糖度高,酥脆無渣,香味濃。

  6.南果梨

  南果梨果,它的果實比較小,且果皮呈現綠黃色,在它的陽面有紅暈。新鮮的果實脆硬酸甜,如果將其在室溫下放置15天左右,它的肉質會變得柔軟而易很容易溶於口中,南果梨汁液特多,風味特別濃郁。主要產於遼寧,以鞍山、遼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