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急救知識

  馬拉松運動是一項挑戰人體生命極限的運動,運動意外情況難以完全避免,掌握急救知識,正確處理突發狀況,將比賽危險降低到最小程度。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馬拉松方面的急救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猝死

  猝死又稱突然死亡,常見的運動猝死,就是心臟短暫地停止跳動、停止供氧,表現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壓下降,這一切都是“猝死”的先兆。此外,有時還會有明顯的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難、精神狀態突變等,隨後,由於心跳驟停,又表現為神志不清、痙攣、瞳孔固定而散大,出現幾次喘息樣呼吸而進入臨床死亡。以上症狀如不及時發現、不及時進行心臟復甦搶救,病人將很快***約4-6分鐘***進入不可逆的生物學死亡。

  爭分奪秒,即時的現場救護就顯得非常重要,一旦發現猝死病人,應立即使其平臥在床上或地上,嚴禁搬動,馬上進行心肺復甦術,並在進行救護的同時迅速打120電話急救。

  二、扭傷

  關節過猛的扭轉、撕裂附著在關節外面的關節囊、韌帶及肌腱,就是扭傷。扭傷最常見於踝關節及腰部。出現的症狀,痛、腫及面板青紫、關節不能轉動,都是扭傷的常見表現。

  1.如踝關節扭傷,首先要把運動員停止活動,然後扶到旁邊位置,打電話等待醫務人員急救。

  2.腰部扭傷,把運動員抬到旁邊,平躺,打電話後等待醫務人員前來處理。

  三、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主要是腿肚抽筋。發作時不僅疼痛難忍,而且還不能活動。

  1.小腿抽筋時,採取仰臥位,抬起運動員患肢到垂直位,並使膝關節伸直,用手持續向下,壓患者的前腳掌。牽拉時不要用暴力,以免造成肌肉損傷。

  2.輕輕按摩抽筋肌肉拉伸抽筋部位的肌肉,則儘量將足部往脛部方向拉伸,幫助緩解肌肉痙攣。

  3.小腿抽筋在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或腳部受冷時,由於肌肉供血不足引起的,因此要注意充分休息和營養,在起跑前提醒運動員做熱身運動。

  跑馬拉松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

  一、基本的耐力。基本的耐力就是你應該能以你的低速比較正常的跑完三十公里,比較正常指的是跑步的過程中不會產生那種近似於死亡的體力上的衰竭感關節上的痛苦感,跑完之後能在兩天之內恢復,當然最好是24小時就能恢復;這個三十公里指的是公路,恢復指的是能夠以較快速度進行兩千米的跑步。

  二,基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要能在長時間的跑步過程中不產生急躁心理能夠按照自己起初的計劃一直堅定的執行下去***當然特殊情況例外***。

  當然,制約比賽的因素很多,這裡不一一列舉。

  至於練習,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能夠經常的跑公路,比如每個星期跑一兩次,以習慣公路跑對身體的要求;

  二、 能夠經常進行6公里到14公里之間的跑步,這樣可以鍛鍊你的距離感;

  三、能夠偶爾試試20公里,但是這樣的跑步應當根據你的身體狀況來決定;

  四、能夠從自己跑步的過程中所受的傷中有所感受,有所反饋,有所調整;

  五、不要著急,要慢慢地從提速,穩定速度,然後逐步加長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