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旅遊攻略

  遼寧省自然風光奇特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多樣。千山、醫巫閭山、鳳凰山都是享譽中華的旅遊名山。還有“北方桂林”冰峪溝、“華夏之寶”本溪水洞,“浪漫之都”大連等,風景美不勝收。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遼寧最佳旅遊時間

  如果你是攝影發燒友,想照紅色就9~11月來遼寧,那時紅葉紅了,紅海灘也紅了。紅的醉人,紅的想讓你翻跟頭;想照白色就12~2月來遼寧,那時到處都是雪,白的晶瑩、白的耀眼;如果想照粉色,那就4月來吧,到處的杏花桃花,粉的柔和乾淨,象愛人的臉;如果想照藍色,那就7~8月去海邊吧,那裡的藍天象透明的一樣,象藍天一樣。

  遼寧文化介紹

  滿清文化:遼闊的關東大地是滿族的發祥地。這個歷史悠久、勤勞勇敢的民族,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和它的先祖女真族人曾兩次入主中原,建立了與南宋長期對峙的金朝和大一統的清王朝。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屬於阿爾泰語系。滿族最先借用蒙古文字。

  地方曲藝:遼寧省的曲藝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早在300多年前,就有滿族的太平鼓***單鼓***和八角鼓***後改成單絃***。200年前產生了東北子弟書。100年前,瀋陽有評彈、弦子書、大鼓、八角鼓等曲種。辛亥革命後,瀋陽、大連、撫順等地曲藝藝術盛行。目前,遼寧省曲藝有40多種曲種,尤以自彈自唱的弦子書發展過來的東北大鼓和土生土長的民間歌舞演唱藝術——二人轉***舊名“蹦蹦”***最為有名。此外,瀋陽雜技團的雜技也聞名中外。

  遼寧旅遊貼士攻略

  1、遼寧省冬冷夏暖,雨量集中,春季短促多風。是東北地區太陽輻射最強、熱量最高、風力最大、降水量最多的地區。

  2、遼東山地丘陵區降水豐富,為溼潤地區。6-8月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省境西北部降水量較少,易發生春旱。

  3、冬季出遊保暖層最好的選擇是羽絨服。在選擇時要注意,羽絨服的面料越輕薄越好,並且在摺疊時能疊的越小越好,另外最好再穿一件防風背心,增加保暖效果。

  4、手套的選擇有三個要素:保暖;防風防水;耐磨。如果要上雪山,千萬記得帶副鴨絨手套

  遼寧美食攻略

  遼寧十大美食:老邊餃子、滿漢全席、扒鍋肘子、珊瑚海虎翅、南瓜魚翅盞、宮廷八珍、太河雙鮮、群龍祝鶴、帥府雙螺、雙顏雙味蝦。

  遼寧十大風味:馬家燒麥、榴蓮酥、牛莊餡餅、烤全羊、三色珍珠圓、錦州小菜、手把肉與全羊湯、滋補魚頭、鮮蝦蘿蔔絲餅、驢肉蕎麥冠頂餃。

  老邊餃子由於皮薄肚飽,柔軟肉頭,餡鮮味好,濃郁不膩,因此,凡遠近來沈客人,都願品嚐。1964年鄧小平同志到瀋陽視察時,品嚐過邊霖包的餃子,吃後非常高興地說:“老邊餃子有獨特之處,要保持下去”。1981年夏天,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師侯寶林親臨品嚐老邊餃子,吃得興致勃勃,稱讚不已,席間餘興未盡,揮毫寫了八個大字:“邊家餃子,天下第一”。

  馬家燒麥是瀋陽市著名的清真風味小吃,已有180多年的歷史,享譽瀋陽地區。上籠蒸熟後,色形美觀,香味撲鼻。產品特點:皮薄光亮,筋道柔潤,鮮嫩鬆散,味道醇香。

  遼寧民風民俗介紹

  滿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笊籬姑姑舞”是滿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這種舞的唱詞突出反映了滿族的服飾、飲食等傳統風俗。

  滿人的服飾頗具北方遊獵騎射民族的特點。男女老少日常穿的主要服裝是旗袍。樣式特點是:圓領,大襟,四面開禊,配以扣掛。

  滿族婦女一般不裹足,俗稱“大腳”,她們穿的是一種高跟木底的“旗鞋”,而滿族男人則以穿靴為主。

  滿族人從事農業,蒹有狩獵、採集等多種經營。主食是小米,喜粘食。善於養豬,喜食白肉血腸和豬肉酸菜燉粉條。逢年過節吃餃子,農曆除夕必須吃手扒肉。滿族的點心以“薩其馬”最為人們喜食,嗜好菸酒。

  滿族人的住房,一般東南開門,其外形酷似口袋,三面設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稱“口袋房,蔓子坑”。

  滿族滿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風。每逢娶妻生子,造房遷居,就職榮升等重大喜慶事都要祭祖祈福,舉行隆重的“跳家神”祭祖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