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寧夏旅遊攻略
寧夏,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東鄰陝西省,西、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南部和東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南北相距約456公里,東西相距約250公里,總面積為6.64萬多平方千米。自治區首府銀川。寧夏得黃河水灌溉而形成了悠久的黃河文明。早在三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38年,党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歷史上是“絲綢之路”的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北京到寧夏旅遊景點全攻略大全
寧夏西夏王陵簡介:
西夏王陵國家AAAA景區,是我國現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區,被世人稱為“東方金字塔”。分佈著九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皇陵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與黨項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規模巨集偉,佈局嚴整,每座帝陵由闕臺、神牆、碑亭、角樓、月城、內城、獻殿、靈臺等部分組成。
與古印加文化和瑪雅文化的消失之迷一樣,中國古代曾盛極一時的西夏文化在公元13世紀突然消失,給後人留下了數不清的難解之迷。西夏古國及其文明被披上了“神祕面紗”,西夏研究被嘆為“絕學”。
二十一世紀最後一個秋天,在西夏故地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郊,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傳出一個驚人的訊息:西夏王陵考古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搶救保護性發掘獲得重大發現,一尊人面鳥身、雙臂殘缺的精美石雕像--“迦陵頻伽”,漢語譯作“妙音鳥”首次出土。“只聞其名,未見其形”的中國考古界專家認為,“迦陵頻伽”可與古埃及金字塔前神祕的獅身人面像和古希臘的殘臂維納斯媲美。
然而,這僅僅是西夏文明的“冰山一角”。從西夏王陵到西夏佛塔,從西夏文字到西夏印刷術……一個個千古之迷在西夏故地陸續被揭開,一部部專著相繼問世。中國歷史上曾經存在兩個多世紀的神祕王朝--西夏,漸漸重現在世人面前。[11]
寧夏中衛沙坡頭簡介:
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首批AAAAA景區,位於騰格裡沙漠腹地,是一處富有濃郁西部特色的著名沙漠旅遊區。高山、黃河、沙漠、長城和綠洲在此匯聚一地,形成了獨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觀。奔流的黃河,無際的沙漠,神奇的沙漠草原,蒼涼的明代長城,造型雄秀的古水車,吸引了眾多遊客。在此可騎駱駝遨遊沙海,乘坐古老羊皮筏子漂流黃河,咫尺之間領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奇異景觀。
寧夏平羅沙湖簡介:
沙湖位於寧夏平羅縣,國家首批AAAAA景區,距銀川市區56公里。沙湖擁有萬畝水域、五千畝沙丘、兩千畝蘆葦。沙湖盛產魚、鳥。有數萬只鳥在這裡棲居,可稱得上是大自然中的一處奇觀。沙湖的魚類十分豐富,不僅有鯉、鰱、鱅、鯇、鯽魚,而且有北方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在沙湖的餐館裡,專門設有魚宴,烹飪沙湖出產的活魚。湖西賀蘭山磅礴而立、倒映湖中。
寧夏六盤山風景區簡介:
六盤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寧夏南部,這裡是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部,文化古蹟較多,自然資源豐富。 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樣性使六盤山成為休閒、消夏避暑、森林探險、科考科普和教學實習的理想場所;保護區內有老龍潭、二龍河、鬼門關、涼殿峽、荷花苑、白雲山六大景區60餘個景點。保護區中部有固原古城、戰國秦長城、安西王府遺址等。 北部有須彌山石窟為中心的丹霞地貌風景。
寧夏大漠龍湖漢古城簡介:
大漠龍湖漢古城生態旅遊區地處騰格裡沙漠邊緣,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該旅遊區是集龍宮廟、漢代遺址“四方墩”城堡、龍湖水上樂園、騰格裡沙漠探險衝浪區、沙漠溼地觀光區、胡楊沙棗林生態觀光區、人工萬畝生態園等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區。
寧夏中衛高廟簡介:
位於中衛縣城北,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經歷代增建重修,至清代時已成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 高廟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供奉的不僅有佛、菩薩,還有玉皇、聖母、文昌、關公等塑像,廟內佛、道、儒三教濟濟一堂。廟前有保安寺,山門朝南,兩側建有廂房,正面為單簷歇山頂的大雄寶殿。殿後為高廟,有24級臺階,拾級而上,經牌坊、南天門、中樓,最後是高達三層的五嶽、玉皇、聖母殿。這些主要建築,都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它們層層相連,呈逐步增高之勢。在高廟主體建築的兩側,還有鐘樓、鼓樓、文樓、武樓、靈官殿,地藏殿等配殿,結構緊密,氣勢雄偉。
高廟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很奇特。廟的磚雕牌坊上有一副對 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裡”;“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 橫批是:“無上法橋”。廟裡供奉不僅有佛、菩薩,還有玉皇、聖母、 文昌、關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濟濟一堂。
高廟建築的重要建築都位於一條中軸線上,主體建築與輔助建築之間飛橋相連,極富變化,整個建築群以其殿宇精巧,簷牙相啄,翼角高翹曲廊有致而聞名遐邇,飽譽海內外。高廟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其完美的造型,更妙的是它還集儒、道、佛三教於一廟,共塑有各類神像174座,逼真精美之極,令人目不暇接。高廟地獄是我國四大鬼城之一,進入陰曹地府,既刺激又令人歎為觀止。
高廟的主要建築都位於一條中軸線上。層層相因,逐步增高;輔助建築位於兩側,均衡對稱。在僅 2000餘平方米的高臺上,建築了近百間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等各種型別、不同風格的殿宇。整個建築群重樓疊閣,亭廊相連,飛簷相啄,迴環曲折,緊湊而富於變化,真是寧夏古建築中的傑作。
寧夏火石寨簡介:
位於固原市西吉縣,由於它的山巒呈現暗紅色,尤其在綠樹的掩映下,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因而取名火石寨。每當春夏時節,滿山遍野花草叢生,色彩斑斕,蜂戀蝶舞,生機盎然。在稀疏的林木間,還生長著一簇簇箭竹,為北方山水增添幾分南國姿色。在火石寨方圓百里之內,分佈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掃竹嶺、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為奇特。火石寨不但有令人神迷的自然景觀,還有十多處石窟建築,它是和須彌山石窟一脈相承的。
禪佛寺石窟位於西吉縣火寨鄉蟬窯村,因其與固原縣須彌山相連,又稱“須彌山禪佛寺”,為唐朝佛教禪宗派流傳聖地。
石窟鑿造在一座尖頂寶塔式的石峰上,石峰高約120米,猶如長矛刺天,四壁懸空,奇特異常。若攀上峰頂,雲霧飄然腳下。石峰東西現存石窟10孔,殘存壁畫、石雕須彌座等。其中最大石窟在距峰頂15米處,呈長方平頂式,當地居民供泥塑神像三尊。在石峰下半部有一石窟,深15米,寬4米,高5米,洞內能容納百餘人。石窟主峰四周奇峰怪石或崛起凌空,或沉落幽谷,形態各異。
寧夏掃帚嶺石窟簡介:
位於西吉縣城北15公里,火石寨鄉南5公里的石峰群中,因山嶺上生長做掃帚的毛竹而得名,亦稱“雲臺山”、“西武當”。
這裡林木蔥蘢,流水清澈,特別是奇特高聳的石山給人以“桂林山水”的感覺。山峰神態仙姿,頗具風采。掃帚嶺主峰四面絕壁,惟東北角有人鑿石階可攀,神奇的自然景觀和山上人文建築融為一體。玉皇閣、大佛殿、菩薩殿、牛王殿、萬壽宮等洞窟30多孔分佈在東西長約330米的石壁上,窟室多為長方形平頂式,為圓形穹窿頂。長方形大佛殿深9米,寬6.1米,高5.45米。石窟內造像多數已毀,殘存石雕須彌座、佛龕、壁畫。較完整的石雕像4尊,最大的是身高4.8米,腹圍4.4米的立佛。石窟內還有3尊銅佛像,其一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時***424年-452年***所造;其二是宋代釋迦牟尼鎏金銅像,高46釐米,重18公斤。掃帚嶺石窟開鑿於何時已無史料稽考,若銅佛像不是贗品的話,由此推測極有可能是在北魏時期開鑿的。火石寨“丹霞地貌”位於西吉縣西北部的火石寨鄉內,南北長17千米,東西寬10千米,現已被自治區批准為“丹霞地貌”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距西吉縣城10千米,有紅色、紫紅色 的山崖、山峰、山脊、怪石突兀於黃土高原之上,地貌景觀壯觀奇美。也因紅色砂岩裸露,當地人把這裡叫火石寨。
“丹霞地貌”源自於粵北仁化境內的丹霞山,是一種由巨厚的紅色砂岩、礫岩等紅巖組成,經地殼抬升運動和流水的侵蝕、溶蝕以及風化剝落、崩塌後退等外力作用所形成的丹崖峭壁、石峰林立等特殊地貌。丹霞地貌在中國的風景地貌和山水景觀中,獨具一格,是中國風景名勝區的重要型別之一。
寧夏朝那城簡介:
秦、漢時期朝那縣治古城遺址,位於固原市彭陽縣城西15公里處的古城鎮境內。地處茹河與任山河交匯處的茹河北岸三角平川正中,東瀕店窪水庫,西臨朝那湫,北依羅家山,四野群峰環抱,形僅龍騰虎躍。城區良田千頃,乃河水庫北乾渠穿城而過,渠水潺潺,綠樹成蔭,蝶飛蜂舞,美麗如畫。朝那城,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秦、漢為通往長安的戰略要地,今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城境,陽春桃紅柳綠,盛夏碧波如海,金秋紅葉滿目,隆冬青松蒼翠。朝那古城斷垣殘牆,古樸渾厚;新建的商貿大樓與庭院民宅相映成趣;寬闊的瀝清公路與僻巷小徑並存;繁華的街市與恬靜的農舍別具一格;幽靜肅穆的東山清真寺與書聲琅琅的古城中、小學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構成一幅古樸優雅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