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年夜飯吃什麼

  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尤其講究過年的吃法。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

  昔日老北京曾有民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這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期間老北京的美食。而在今天,這些都已經是人們的家常便飯,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卻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春節時僅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是豐富,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還有除夕夜吃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則與“吉慶有餘”的吉祥話相連,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於除夕之夜的餃子,其中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即便最窮的人家,過年吃餃子的程式也是不會少的。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還要打 “豆兒醬”——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等等製成的冷盤,色如琥珀,類似於“肉凍兒”。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冷盤。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於“生火”、“生痰”,這些冷盤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當各式葷素大菜已備齊時,北京人還備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是今日之什錦果脯。當年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閒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幾乎全保留下來了,只是不那麼引人注目。至於如今的春節,餐桌只能用“豐盛”一詞所概括了,什麼川魯大菜、生猛海鮮,都會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講“新派”的人家還會到大飯館裡去“撮一頓”來喜迎新春呢!

  北京年夜飯菜譜推薦:

  北京清蒸綠蘿蔔

  主料:綠蘿蔔300g

  輔料:蒸魚豉油適量 玉米油適量 花椒適量 大蔥適量 枸杞少許

  製作過程:

  1、首先將綠蘿蔔去皮,準備好花椒和大蔥。

  2、大蔥切絲,綠蘿蔔切片備用。

  3、將切好的綠蘿蔔片擺盤,上面點綴幾個枸杞。

  4、放入開了的蒸鍋內蒸8分鐘。

  5、時間到了將盤子取出,澆上蒸魚豉油。

  6、將大蔥絲擺在蘿蔔上。

  7、用炒勺燒點花椒油。

  8、趁熱潑在蔥絲上即可。

  菊花石榴雞,象徵閤家歡樂

  主料:琵琶腿兩隻

  配料:香菇、馬蹄、冬筍、西蘭花適量

  調料:生抽、蠔油、黃酒、香油 胡椒粉 生粉各適量 雞蛋約四個

  製作方法:

  1、雞腿去骨連皮一起剁石榴籽大小的粒,香菇和冬筍焯水切同樣大小粒,馬蹄和姜去皮也切同樣大小粒備用。

  2、雞蛋裡邊放一些溼澱粉,打勻後將表面的泡沫去幹淨備用。

  3、鍋燒熱放少許油把鍋涮一下,然後關火將雞蛋液放下去快速轉成餅形,用大火均勻的燒一下鍋底。

  4、蛋皮熟後用手從邊緣掀起來,另一隻手也抓住一邊,整張蛋皮就出來了。

  5、攤完蛋皮的鍋不用刷,倒一些油燒熱先炒雞粒至八成熟。

  6、接著放冬筍、馬蹄、香菇粒和薑末,大火炒,然後放黃酒、生抽、蠔油、胡椒粉和香油炒熟,稍微勾一些芡,餡料就炒好了。

  7、芹菜梗焯一下,然後把其中的筋撕下來,當做繩子,一會兒會用到。

  8、將適量餡料放在蛋皮中間,然後將四周攢起來,用芹菜筋將其小心捆好即可。

  9、捆完後上鍋蒸三至五分鐘熱透,蒸的同時焯一些西蘭花,蒸好後和西蘭花一起擺放盤中,炒鍋裡放一些雞湯或者水,放少許鹽和糖,勾一個玻璃芡澆在石榴雞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