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臘八節怎麼過
一年一度臘八節即將到來,臘八就是我們俗稱的臘八節,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而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過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的,歡迎大家閱讀。
徐州人的臘八節是怎麼過的?
1 婦女不能在孃家喝臘八粥。
民諺有“吃了孃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說法,有的說是“臘八不吃孃家米,吃了孃家米,一輩子還不起。”出嫁閨女必須回婆家,這叫“忌臘八”。老人說,這種忌諱,是說出嫁的閨女到了臘八,就不能再在孃家過了,要回自己家準備辦年貨了,否則,孃家在大年跟前不吉利。
2 古代這種祭祀活動,徐州地區亦有遺風。
解放前徐州南郊奎山,北郊拾屯附近的吳屯、張莊等村,進入臘月,農民便自發組織起來,演練鑼鼓、高蹺、面具戲等,一直到正月十五,在城裡城隍廟聚集方才罷休,俗稱“拜會”。這種拜會是村社之間,以鑼鼓、雜技、表演等形式相互禮拜、娛樂、競技。
徐州人喝臘八粥,有許多本地的習俗。一是最好是喝別人家的。舊時,一些人家把熬製的臘八粥分給四鄰,或把索要來的臘八粥勻給四鄰,其意大概是把臘八諧音視為“拉把”,因為以往生活困窘,孩子多,把一窩孩子拉把大不容易,鄰里間要互相扶持,互相吃臘八粥,孩子身體強健。
仔細琢磨,也是,各家做的臘八粥作料不一樣,交換食用,能吃到多種糧食,自然會增加營養的。還有些人家把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能多吃幾天更好,取其“年年有餘”。
3 喝佛粥。
徐州人把寺廟裡熬製的臘八粥看成是“佛粥”。民國初年徐州詩人祁漢雲詩中曾提到臘八與友在黃樓上用“佛粥”時,想起蘇軾來:“欲為佛粥呼狂魄,安得仙才主將壇”。看來“佛粥”之謂是早已有之。
臘八節節日起源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
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
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成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