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怎麼算三伏天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伏天怎麼計算?每年夏季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國獨有的“三伏”節氣。這裡的“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主要指的是六邪中的暑邪。那麼三伏天的具體日期怎麼計算?2016年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7年伏天什麼時候?2018年伏天時間呢?下面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怎樣計算“伏天”  夏九九歌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國農曆中“九”是習慣用的雜節,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傳較廣,它是以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節。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同樣,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它與“冬九九”形成鮮明的對照,遺憾的是它不廣為流傳,其實“夏九九”確實生動形象地反映日期與物候的關係。如最能反映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特點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2016年三伏天開始-結束時間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為中伏,20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為末伏,10天

  2017年三伏天開始-結束時間

  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為初伏,10天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為中伏,20天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為末伏,10天

  2018年三伏天開始-結束時間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為初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為初伏,10天

  三伏天吃什麼

  上海人講究“頭伏餛飩二伏茶”;杭州人講究的是“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吃個金銀蹄”;南昌人講究“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人和江西人也講究頭伏吃雞,認為“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而對於北方人來說,尤其是生活在皇城根的老北京人,特別在意 三伏天吃什麼,他們講究的是“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