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人禮禮儀圖片

  舉辦成人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漢朝開始就已經有舉辦成人禮的傳統了。古時男子的成人禮稱為“冠禮”,女子的成人禮稱為“笄禮”,它意味著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已走向成熟,標誌著這個人擁有了進入成人社會的資格,從此肩負起家庭、國家、民族和社會的責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1

  2

  3

  4

  5

  6

  7

  8

  古代的成人禮是什麼樣的

  冠禮是有一定程式的,《儀禮•士冠禮》中詳細記載了舉行冠禮的儀式。

  首先是占筮,以此來選擇一個吉日,然後由將冠者之父提前通知親友參加,並再次通過占筮來決定一個主持加冠的“正賓”,還要邀請一位“贊者”協助。第二步是加冠,冠者面朝南立於廟前的臺階上,主賓按照儀式加冠,依次將三種冠加於冠者。最後一步是取字,古人的名和字是不同的,取了字之後,就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別人會對其行禮,把他當成成年人看待。

  冠禮的年齡在二十歲左右。《禮記•曲禮上》載:“男子二十,冠而字。”又說:“二十曰弱,冠而字。”

  古人常說的弱冠之年,即是指二十歲。但是這個年齡在歷代卻稍有不同,周代“文王年十二而冠”,秦始皇十八歲就開始行冠禮,而漢昭帝則在二十二歲才行之。

  男子二十,冠而字

  《禮記•冠義》曰:“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舉行冠禮,意味著未成年人開始步入社會,成為一個具有相應德行的成年人。

  “冠者,禮之始也。”作為禮儀的開始,冠禮非常重要,它不僅標誌著一個個體的獨立,正式為社會所認可,能夠承擔一定的責任,履行一定的義務,還享有擇偶成婚的權利,人生也越來越富有意義和價值。

  周制即有冠禮,漢代對冠禮尤其重視,漢惠帝四年三月甲子,行冠禮,“赦天下”。景帝時,“皇太子冠,賜民為父後者爵一級”。

  南北朝時,冠禮的地位仍然重要,晉武帝舉行朝會,使兼司徒高陽王珪為太子加冠。

  唐朝時期冠禮已呈衰弱之勢,宋代的《天聖令》中明確取消了因官員參與冠禮而休假的“冠假”。

  至此以後,冠禮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笄禮,有女初長成

  笄禮作為中國古代女孩子的成人禮,像男子的冠禮一樣,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在行禮的程式等問題上大體和冠禮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點。為什麼古代女子的成年儀禮稱為“笄禮”呢?

  笄,音基,原指古代女子盤髮髻所用的髮簪,如鄭玄注:“笄,今之簪。”另據《 儀禮•士昏禮》記載:“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就是說古代女子十五歲時,即舉行束髮插簪儀式,稱為“笄禮”,從此即視為成年,可以婚嫁。

  在《禮記•曲禮上》上載:“女子許嫁,笄而字。”即女子成年許嫁了才可命字,因此後來稱女子未有婚嫁之約為“待字”、“待字閨中”。

  在《禮記•內則》也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即古代女子所行的成年儀禮“笄禮”,通常是在十五歲時,或於訂婚後出嫁前,將披垂的頭髮梳盤至頭頂並插上簪子,但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到了二十歲時也得舉行笄禮,以正式確認其已成年。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