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泥塑特色知識

  彩繪泥塑以粘土為主要材料進行造型,乾燥後施以彩繪的傳統民間雕塑工藝品。簡稱彩塑。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已有彩塑。遼寧省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女神彩塑,是距今5500年前的遺物。《史記·殷本紀》記載,殷商時代,帝乙為偶人***即泥塑人像***,謂之天神。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彩繪泥塑特色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彩繪泥塑特色:

  彩塑分大型彩塑和小型彩塑。

  大型彩塑多以神佛為主;小型彩塑又分掛片、粗貨、細貨、捏相等。掛片是浮雕形式的彩塑,表現老虎、花卉等形象的正面,施以彩繪,作為裝飾品,掛在牆上。粗貨又稱耍貨,是模製的彩塑,大多為臉譜、兒童玩具、神佛像等,可作几案供賞,也可批量生產。粗貨從喜慶吉祥的題材內容需要出發,具有造型豐滿、渾樸、簡練,色彩鮮麗的藝術特色,在工藝上也便於制模、翻模,成本低,操作容易。


彩繪泥塑特色圖片

  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匠師們運用放頭、縮手、去頸的簡略和誇張藝術手法,即減縮四肢和頸脖,誇大頭部,使彩塑能在有限的面積上,著重刻畫面部表情,生動傳神。惠山泥人強調彩繪,由於泥塑規格小,雕塑處理手法又很簡潔,所以必須注重彩繪,使之與雕塑相輔相成。在彩繪上,描繪工整,喜用大紅、正綠、金黃、雲青等原色,對比強烈,具有濃郁的民間氣息。


彩繪泥塑特色圖片

  同時,又在原色對比之間,加以間色***如深底淺花或淺底深花***、黑色、白色和金銀色,使之協調統一,因此,雖然用色少,但主次分明,形成豐富的色彩效果。細貨是手工捏製的精細的彩塑,題材多為戲曲人物,大多為觀賞藝術品。細貨中的手捏戲曲人物,採用最典型的情節、人物、動態來表現整個戲曲的主題思想。在藝術上注重人物面部、形象、性格、神情的刻畫。在彩繪上,講究臉譜刻畫,如取材於崑曲,色調古樸柔美;取材於京劇,色彩富麗,裝飾性強。捏相是肖像彩塑。


彩繪泥塑特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