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禮儀刀叉擺放常識

  我們當中應該有不少人是西餐廳的常客,但你對西餐的就餐禮儀瞭解多少呢?西餐中的刀叉擺放你又瞭解嗎?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各位客官喜歡!

  

  首先,主菜盤***Dinner Plate***疊在湯底盤***SoupPlate***上並放在餐位中間,摺疊規整的餐巾***Napkin***放於主菜盤上。

  其次,刀***Knife***與湯匙***Soup Spoon***放在食盤右側,叉***Fork***放在食盤左側。刀叉的數量是與菜式的數量是相等的,並按上菜的順序由外向內排列,所以擺在最外側的刀叉或湯匙用於前菜,中間的刀叉***Fish Knife and Fish Fork***用於吃魚,最靠近食盤的刀叉***DinnerKnife and Dinner Fork***用於肉類主菜。但有時會遇到左右擺著不同件數的刀叉,通常是叉的數量多餘刀的數量,這表示多出來的叉是單獨使用的。

  接著,在食盤的上方排放的是甜點餐具***Dessert Setting***。靠內的是點心叉***Cake Fork***,用於食用蛋糕,叉齒朝右,叉柄朝左。靠外的是點心匙***DessertSpoon***,用於食用冰淇淋,勺頭朝左,勺柄朝右。然後,在餐位的左上方是麵包盤***Bread Plate***與黃油刀***Butter Knife***,黃油刀放於麵包盤上方,刀刃朝左,刀柄朝右。

  再者,在餐位的右上方至少有三種玻璃杯。從左到右依次是水杯***Water Glass***、紅酒杯***Red Wine Glass***、白酒杯***White Wine Glass***。

  最後,在甜點餐具的上方可能放有黃油盤***Butter Plate***、調料***Salt and Pepper Shaker***及麵包籃***Bread Basket***。

  餐具中所有的刀刃***Blade***都朝裡擺放,叉齒***Tines***和匙心向上擺放。越高階的餐廳,這些餐具的擺放越齊全。

  刀叉的用法

  在刀叉使用之前,先將餐巾拿下,在餐桌下對摺並開口朝外平鋪於大腿上,不要在餐桌上抖動、對摺餐巾,這樣不衛生禮貌。若要用餐巾擦拭,就拿取上面一層,不要將整個餐巾拿上餐桌來擦拭。如果是賓主的關係,需等主人拿取餐巾後才開始使用。

  刀叉的用法主要分為美式***American Style***與歐式***ContinentalStyle/European Style***。

  美式的刀叉用法:就餐時,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用叉固定食物,用刀輕輕切割;切下一口大小的食物後,刀刃朝內,在食盤的上半部放下刀具,換右手拿叉進食,用握筆的方式且叉齒朝上。

  歐式的刀叉用法:就餐時,與美式相同,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用叉固定食物,用刀輕輕切割;切完一口大小的食物後,不用放下刀具,繼續用左手拿叉,叉齒朝下進食。可以用刀具幫助叉子拾取食物。整個就餐過程中都可以不用放下刀叉,不管是咀嚼食物或是與他人交談。

  美式與歐式的刀叉用法差別主要就在用餐之時。在英國,當然歐式的刀叉用法更為普遍,因為歐洲人認為頻繁地更換左右手拿叉略顯粗野。

  中途若想放下刀叉交談或休息,可將刀叉交叉放置於食盤的下半部,刀在下,刀刃朝內,叉在上,叉齒朝下。

  若要起身離開,將椅子後移,餐巾輕輕放在椅子上,不能把餐巾放在餐桌上離開。返回時,輕輕將餐巾拿起放在腿前坐下。

  就餐完畢,將刀叉並排放於食盤中間,或者朝向時鐘十點二十的方向放置,刀刃朝內,叉齒朝下。餐巾放於食盤左側。

  在就餐完畢之前,刀叉、湯匙和餐巾一旦使用後就不能直接放在餐桌上,只有當吃完之後,餐巾才能放餐桌上。

  常見錯誤方式

  餐巾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弄髒衣服,以及擦掉嘴脣上和手上的油漬,千萬不要拿來擦臉,更不可拿在手中亂揉,這樣既不衛生又不符合餐桌禮儀。

  一定不要任意使用刀叉,必須依照上菜的順序依次取用餐具。如果用歐式的刀叉用法,在整個就餐過程中都可以不用放下刀叉,不管是咀嚼食物或是與他人交談,但切記不要手拿刀叉空中揮舞,要做手勢,就將刀叉放下;不要一隻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隻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