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的方法有哪些

  送禮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它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時期、各個地區。那麼, ?

  送禮方法之暗渡陳倉: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類的東西,不妨假借說是別人送你兩瓶酒,來和對方對飲共酌,這樣喝一瓶送一瓶,禮送了,關係也近了,還不露痕跡,豈不妙。

  送禮方法之借馬引路:

  有時你想送禮給人而對方卻又與你八竿子拉不上關係,你不妨選送禮者的生誕婚日,邀上幾位熟人同去送禮祝賀,那樣受禮者便不好拒收了,當事後知道這個主意是你出的時,必然改變對你的看法,藉助大家的力量達到送禮聯誼的目的,實為上策。這種送禮方法講究的是一個機會,從對方尋找個由頭來送禮。

  送禮方法之借花獻佛:

  如果你送土特產品,可以說是老家來人捎來的,分一些給對方嚐嚐鮮,東西不多,自己又沒花錢,不是特意買的。請他收下,一般來說受禮者那種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強的拒禮心態,可望緩和,會收下你的禮物。這種送禮方法就比較自然,對方也不會有別樣的感覺,同時會加深你的好印象。

  送禮方法之移花接木:

  張先生有事要託劉先生去辦,想送點禮物疏通一下,又怕劉先生拒絕,駁了自己的面子。小張先生的太太與劉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張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讓夫人帶著禮物去拜訪,一舉成功,禮也收了,事也辦了,兩全其美,看來有時直接出擊不如迂迴運動能收奇效。這種送禮方法是要從對方的親朋好友入手,如對方的妻兒、父母、兄弟姐妹等。

  送禮方法之先說是借

  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說,這東西我家撂著也是撂著,讓他拿去先用,日後買了再還;如送的是錢,可以說拿些先花,以後有了再還,只要你不催著要他還,天長地久也變成了送了,這種送禮方法可減少受禮者的心理負擔,你送禮的目的就達到了。

  送禮方法之藉機生蛋:

  一位下屬受上司恩惠頗多,一直想回報,但苦無機會,一天,他偶然發現上司紅木鏡框中鑲的字畫感覺是一幅拓片,跟家裡雅緻的陳設不太協調,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國小有名氣的書法家,手頭還有他贈送的字畫。他馬上把字畫拿來,主動放到鏡框裡,上司不但沒有反對,反而十分喜愛,送禮的目的終於達到了。這種送禮方法教你生活中注意細節,送禮有的門路。

  送禮方法之借路搭橋:

  你可以在送禮的時候對受禮者說是以出廠價、批發價、優惠價買下的,象徵性的向受禮者收一些費用,收到的效果與送禮一般無二,受禮者因交了

  送禮文化

  不同的國家發展脈絡是不一樣的,所形成的送禮文化也是各不相同,像中國的送禮文化,經過幾千年歷史的精萃,博大而精深,深沉而後斂,但也緊隨著時代的脈搏在發展。正是由於各種各樣不同的影響因素,發展出了不同的送禮文化。我們通過一些小細節,一起來看一下各國送禮文化吧。

  法國送禮文化:送花別捆紮

  在法國送禮,一般選在重逢時。禮品選擇應表示出對法國主人的智慧的讚美,應邀去法國人家用餐時,應送幾枝不捆紮的鮮花。

  德國送禮文化:送禮講究包裝

  在德國送禮,對禮品是否適當、包裝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專送情人的,絕不可隨便送;德國人喜歡應邀郊遊,但主人在出發前需要做好細緻周到的安排。

  荷蘭送禮文化:食品,少送

  在荷蘭,人們大多習慣吃生、冷食品,送禮忌送食品,且禮物要用紙製品包好。到荷蘭人家做客,切勿對女主人過於殷勤。在男女同上樓梯時,其禮節恰好與大多數國家相反:男士在前,女士在後。

  英國送禮文化:討厭有公司標記的禮品

  英國人講究外表,一般送禮都是送花費不多的東西,如高階巧克力,名酒和鮮花也是英國人收禮的最愛之物,合適的送禮時機應是晚餐後或看完戲之後。對標有公司標記的禮品,英國人普遍不欣賞。公司若送禮,最好以老闆和私人名義。

  阿拉伯國家送禮文化:初次見面不送禮

  阿拉伯人初次見面時不送禮,否則會被視為行賄。按阿拉伯習俗,用舊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別不能送禮物給有商務往來的熟人的妻子。更不可詢問他們的家居情況。去阿拉伯人家參觀做客,千萬不能盯住一件東西看個不停,那樣阿拉伯主人一定會要你收下這件東西,否則心裡將鄙視你。

  拉丁美洲送禮文化:不能送手帕、刀剪

  在在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則被認為是友情的完結。手帕也不能作為禮品,因為它是和眼淚相聯絡的。拉丁美洲人喜歡美國生產的小型家用產品,比如廚房用具等。在拉美國家,徵稅很高的物品極受歡迎,最好不送奢侈品。

  美國送禮文化:送禮,當面開啟

  一般來說,美國人不隨便送禮。有的在接到禮物時常常顯得有些難為情。如果他們湊巧沒有東西回禮,就更是如此。但是逢節日、生日、婚禮或探視病人時,送禮還是免不了的。

  美國人最盛行在聖誕節互贈禮品。聖誕節時,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為收到各種新奇玩具而興高采烈,以為這是聖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大人們之間常送些書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禮物多用花紙包好,再繫上絲帶。按照美國傳統,聖誕節的前幾天還有個“白聖誕節”,屆時,人們用白紙包好禮物送給附近的窮人。

  此外,美國人認為單數是吉利的。有時只送三個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於中國人講究成雙成對。美國人收到禮物,一定要馬上開啟,當著送禮人的面欣賞或品嚐禮物,並立即向送禮者道謝。禮物包裝都較講究,外表精美華麗,裡面卻不一定是太貴重的東西。有時開啟裡三層外三層的精美包裝,露出來的只是幾顆巧克力糖而已。

  俄羅斯送禮文化:千萬別送錢

  俄羅斯人送禮和收禮都極有講究。俄羅斯人忌諱別人送錢,認為送錢是一種對人格的侮辱。但他們很愛外國貨,外國的糖果、煙、酒、服飾都是很好的禮物。如果送花,要送單不送雙,在他們看來,雙數是不吉利的。

  日本送禮文化:禮,一定要送,不必有用

  日本人講究禮儀,有送禮的習俗。但一般送些對其本人沒啥用途的物品,收禮人可以再轉送。日本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名酒及中藥,對一些名牌貨也很喜歡,但對有狐獾圖案的東西則比較反感,因為狐狸是貪婪的象徵,獾則代表狡詐。到普通百姓家做客,送菊花只能15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16瓣的菊花。

  錢,收東西時心安理得,毫無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