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債券投資指南

  債券型理財產品以國債、金融債和央行票據、高信用等級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等為主要投資物件,產品結構期限固定,投資風險較低。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手買債券投資指南

  當然了,債券家族裡最有名的“國債”,樓主是接觸過的。記得在2007年下半年,國債的利率突然彪升,到年底的時候5年期國債利率達到了6.34%***此前長期在4%以下徘徊***,飆漲後你就會發現原本不受關注的國債相當難買啦:每到國債發行的日子,銀行總是排著長隊,稍晚一點去就買不到了。雖然今年的國債收益率比不上那個時候,但5年期5.41%的收益率還是讓國債難買的現象依然持續。老實說,即使這樣我對國債還是不感冒,咱也有點兒貪心,總想找到風險不是太高、但收益率能超過5年期國債的品種。

  去年11月的某一天,樓主偶爾看到某個電視臺做的一期投資債券的節目,節目裡有邀請嘉賓談到了債券類的投資產品***其實是被那位嘉賓獲得超過30%的收益率所吸引***,這才瞭解到“債券類產品其實是平衡整體投資風險最好的標的,也是能以低風險實現一定收益率的最為重要的投資產品之一,而做得好的高手也能夠獲得遠遠超過10%的收益率”***當然,這都是嘉賓說的,也就是傳說中的專業人士的觀點***。樓主自己分析,債券雖然比不上股票的收益預期,但收益相對穩定、靠譜,比較適合咱這種沒有高超的投資技能的入門者。恰好,在那個時候,樓主也正好從“捕捉大牛股獲得超額收益”的美夢中甦醒,開始把追求“持續實現波動性較低、年化收益接近10%”作為新的投資目標。

  在那之後正好到了年底,由於各路人馬都相當缺錢,再加上寶寶們出來攪局,債市大量失血,導致了在今年1、2月份債市的大幅下挫——有評論說這是十年不遇的債市大熊市,不過正印了那句話:危機、危機,有危險也有機會,雖然很難預測哪個時候債市能夠反彈,是不是底部,從長期來看,就算那段時間不算是最低點,但風險也已經被大大釋放,所以就動了進債市一試的心思。

  先是小小的試水了一番。今年1月22日,我在二級市場上買進了生平第一隻公司債。雖然在二級市場上的公司債券數量遠遠少於股票數量,但一隻一隻研究起來也比較費時間和精力,所以就從當時某專家推薦的數只債券中選擇了一隻。

  選擇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是瞭解這隻債券的一些基本情況,比如公司所處的行業、公司本身的經營狀況、付息狀況以及專業機構的評價等;然後再回到債券本身,當時的票面價格剛剛過90元,距離100元的發行價有10%左右的上漲空間;再加上票息有7.8%左右,即便不幸被套住了,也能夠通過利息來回補持有成本,相對安全。幸運的是買入之後,這隻債券一直保持上升的趨勢。

  由於是頭一次買公司債,心裡還有些不踏實,在持有一個多月之後的2月28日就把這隻債券賣出了,在38天裡一共獲得了5.65%的淨收益***刨掉了交易費用***。債券的波動比股票小多了,而且有著“就算被套住了,大不了收利息”的心態,以及作為嘗試投入的資金不大,所以心理壓力不大,整個過程感覺還不錯。如果這隻公司債一直持有到現在,還能多增加3.2%的收益率,就是後面這一段時間的資金利用率不如之前高。

  說說我個人的心得吧。其實,從中長期來說,債券確實有穩中求勝的能力,祕訣就在於利息。其實債券長期的利息收入影響力遠遠超過短期的價格波動,根據樓主找來的資料,從1976年至2012年,有超過90%的債券收益都來自於利息的收入。所以這是選擇公司債的一個最明顯的標準。不過,樓主的那隻公司債沒有持有到發放利息的時候,其實有些遺憾,並不是說遺憾沒有收到利息,而是沒有觀察到債券在利息支付前後的價格變化,為日後的投資作準備。

  初戰告捷後,接下來樓主把目標鎖定在了債券基金上。選擇債券基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於大多數像咱這樣的小投資者來說,投資單個債券的難度其實很大的,樓主之前購買那隻公司債券有運氣的成分在,所以覺得咱普通小散進入債券市場的最佳方式還是債券基金。而且,購買基金意味著能夠保持長期投資分散化,藉助於專業人士的能力規避市場風險更能夠獲得持續性的收益。

  給姐妹們分享一下我最近做的功課,簡簡單單看兩種投資的利弊:

  樓主當時的判斷是:這一輪的債市投資仍屬於階段性的行情,所以想選擇安全性高、沒有買賣手續費的品種,便於“見好就收”。

  然後,就在3月13日通過網銀申購了廣發的一隻純債基金。這隻基金沒有申購費率,如果持有時間超過30天則贖回費率為零,若短於30天則需要支付0.75%的費率***買的當時就想著怎麼也要堅持一個月,即使到時候債基的情況不好,也可以減少些損失***,然後就是有包括管理費、託管費和銷售服務費在內的總計1.3%的年費,其實這部分費用已經分攤在基金每日的淨值中***好像也不便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當時這隻基金買的單位淨值成本在0.9440,而到5月18日,基金的單位淨值是0.9810,核算了一下,浮盈大概在3.92%左右,顯然收益要比銀行理財產品高。研究了一下這隻基金兩個月來的單位淨值變化,從3月19日到4月14日期間,它的單位淨值都低於我的買入成本,單位淨值最低的時候是0.9370,浮虧在0.74%左右,也就是說直到最近一個月,我的本金才從被套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其實,0.74%的虧損率還是在我承受範圍之內的。

  因為持續把時間用在研究債券產品上,期間樓主還做了一個嘗試,是在4月8日申購了一款某銀行推出的債券型理財產品。這款理財產品的債券投資比例最高能達到90%,說明書裡提到,在配置信用級別較高、流動性較好的債券資產的同時也配置相當的同業存款,根據利率的走向來調整這兩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以保證收益,也就是說當利率下降,就多配置些債券產品,反之則多配置同業存款。據說這款理財產品在第一個投資週期***一個月***裡,年化收益率達到6.55%,而5月15日正好是該理財產品發放紅利的日期,折算了一下拿到手裡的分紅,年化收益率為6.0%,雖然比上一個週期有所下降,但也好於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

  不過,如果在一年之內贖回這款產品的資金,需要支付0.5%的費用,超過一年之上只支付0.2%,很明顯,該產品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以保持產品的穩定性。如果投資的錢是短期計劃就不太划算,當然這也是建立在產品收益率比較有保障的基礎上。儘管理財產品是交給“專業人士”來打理,但我也還是有隱隱的擔憂的,因為銀行沒有對收益率作出承諾,收益是浮動的,所以即便是委託理財,因為是風險級別比較高的,我還是保持了時刻關注整個市場動向和產品表現的習慣,至少該撤退時不能猶豫耽誤時間。

  最重要的是,與債基相比,這個理財產品的流動性不是太好,每個月只在固定的時段開放申購和贖回。

  到這兒,作為債券新人的樓主也算是在債市“遊了一回”,一共嘗試了三類債券產品:直接在二級市場買賣公司債券、購買債券基金和購買債券型銀行理財產品***之前樓主寫過一個帖子:“寶寶走軟了債市回暖了,要不咱也來摻和一把”,裡面也提到了這三類介入債券市場的方式***,那時候還是紙上談兵階段。而根據這段時間的實踐結果來看,雖然贏利不算太高,但投資收益還是能夠接受的,至少沒有虧損。

  大概比較了一下***因為介入的時間有差別***,投資收益率是按照公司債券、債券基金和理財產品這三個順序排列,總體上也體現了收益高低與風險大小的關係。

  既然買了,肯定就會涉及賣。不管是波段投資還是長期投資,都應該在投資決策的時候就考慮“何時贖回”的問題,這也是投資策略的問題。樓主覺得,關於“如何贖回”還是可以有一些依據來進行決策的,例如如果投資收益***或損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即可贖回;或者如果事先構建了投資組合,也可以根據組合中各類資產比例的變化進行調整***關於投資組合姐妹們可以參考“21天變財女”免費課程***。

  總結一下:

  樓主買債基,原來是按照一個短期的持倉來計劃的。說實話,當時還沒有很明確的想法,只是從目前積累的經驗看來,債市的風險相對較小,尤其是純債基的收益預期還是比較穩健,覺得還可以再持有一段時間,至於是階段性的機會還是中長期的機會“且看且持有”了,咱必須時刻關注國家貨幣政策和市場利率的走向,尤其是接近6月底資金面比較緊張的那個時段特別關鍵,有了這些經驗和資訊基礎,才能儘量作出正確的反應。

  作為一個債券投資新手的心得:

  @@@ 作為新手首先需要知道,債券在投資規劃中的重要作用,它不僅能為投資者提供可靠的收入來源,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投資組合的風險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最好的做法是增加債券或其他收益型投資***如銀行存單或貨幣基金***的比例。

  @@@ 債券市場中也有很多型別的投資品種,分別適合於風格偏好和資金規模不同的投資者,例如喜歡在每次領到工資後都將其中的一部分進行債券投資的MM,債券基金就是最好的選擇,在選擇基金時,也要同時考慮基金的成本。

  @@@ 雖然債券市場相對安全,但不是絕對安全,債券尤其面臨利率的風險,如果利率上升,以發行的債券和債券基金的價值會下降。

  @@@ 相比於股票,債券的波動性很低,所以也不太適合喜歡快進快出的MM,找到一個時機進入然後持有才能真正享受到債券的收益,尤其是利息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