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血的急救方法包括哪些

  由於外傷引起的大出血,如不及時予以止血與包紮,會嚴重地威脅人的健康,乃至生命。那麼現場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外出血的急救方法,供大家參考。

  外傷出血的急救方法

  1、指壓止血法,在傷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跳動的血管,用手指緊緊壓住。這是緊急的臨時止血法,與此同時,應準備材料換用其他止血方法。採用此法,救護人必須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壓迫點。

  2、面部出血:用拇指壓迫下頜角與頦結節之間的面動脈。

  3、前頭部出血:壓迫耳前下頜關節上方的顳動脈。

  4、後頭部出血:壓住耳後突起下面稍外側的耳後動脈。

  5、腋窩和肩部出血:在鎖骨上凹,胸鎖乳突肌外緣向下內後方,對準第一肋骨,壓住鎖骨下動脈。

  6、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施以壓力,將肱動脈壓於肱骨上。

  7、手掌和手背出血:在腕關節內,即我們通常按脈搏的地方,按到跳動的橈動脈血壓住。

  8、手指出血:用健側的手指,使勁捏住傷手的手指根部,即可止血。

  9、大腿出血: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鬆,用大拇指壓住股動脈之壓點***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溝中點***,用力向後壓,為增強壓力,另一手的拇指可重疊壓力。

  10、足部出血:在踝關節下側,足背跳動的地方,用手指緊緊壓住。

  11、加壓包紮止血法:用消毒的紗布,棉花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用力加以包紮,以增大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

  外傷出血的分類及判斷:

  1、內出血:

  一是吐血、咯血、便血、尿血,從而判斷相關內臟有無出血;

  二是出現全身症狀,如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冷、脈搏快弱、以昏迷、嘔吐、及胸、腹部有無腫痛,從而判斷肝、脾、胃及腦顱內等重要臟器有無出血。

  2、外出血:分為三種。

  A:動脈出血:血液呈鮮紅色以噴射狀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若不立即止血,要危及生命。

  B:靜脈出血:血液呈暗紅色以非噴射狀流出,如不及時止血,時間長,失血量大,也會危及生命。

  C: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水珠狀滲出,顏色從鮮紅變暗紅、失血量少。多能自動凝固止血。

  外傷出血的止血法:

  1、指壓止血法:用手指壓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壓向骨方,以達到止血目的。此法適用於頭部、頸部和四肢外傷出血,是臨時止血的措施。

  ***1***頭頂部出血:在傷側耳前,對準耳屏上前方1.5cm處,用拇指壓迫顳動脈。

  ***2***顏面部出血:用拇指壓迫傷側下頜骨與咬肌前緣交界處的面動脈。

  ***3***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壓迫鼻脣溝與鼻翼相交的端點處。

  ***4***頭面部、頸部出血:四個手指併攏對準頸部胸鎖乳突肌中段內側,將頸總動脈壓向頸椎上。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的頸總動脈,以免造成腦缺血壞死。頸總動脈壓迫止血時間也不能太長,以免引起化學和壓力感受器反應而危及生命。

  ***5***肩、腋部出血:用拇指或用四指拼攏壓迫同側鎖骨上窩,向下對準第一肋骨,壓住鎖骨下動脈。

  ***6***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個手指對準上臂中段內側,將肱動脈壓於肱骨上。

  ***7***前臂出血:抬高患肢,壓迫肘窩處肱動脈末端。

  ***8***手掌出血:抬高患肢,壓迫手腕部的尺、橈動脈。

  ***9***手指出血:抬高患肢,用食指、拇指分別壓迫手指掌側的兩側指動脈。

  ***10***大腿出血: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用雙手拇指或肘部壓迫股動脈。

  ***11***足部出血: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踝的跟腱之間的脛後動脈。

  2、加壓包紮止血法:

  用消毒的紗布,棉花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 再用力加以包紮,以增大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此法應用普遍,效果也佳。

  3、屈肢加墊止血法:

  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在肘窩、蟈窩內放以紗布墊、棉花團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關節,用三角巾、繃帶或領帶等作8字形固定。但有骨折、骨裂或關節脫位者不能使用。

  4、絞緊止血法:

  用三角巾折成帶狀或用布條作止血帶,在肢體出血點上方繞患肢打一個活結,活結朝上,避開中段,取一根小棒或代用物穿在帶形外側絞緊,絞棒的另一端插在活結小圈內固定。

  5、橡皮止血帶止血法:常用的止血帶是長1米左右的橡皮管。

  方法:掌心向上,止血帶一端由虎口拿住,留出五寸,一手拉緊,繞肢全一圈半,中、食兩指將止血帶末端夾住,順著肢體用力拉下,壓住餘頭,以免滑脫。

  使用止血帶注意事項:

  1、快-動作快、搶時間;

  2、準-看準出血點,準確上好止血帶;

  3、墊-墊上墊子,不要直接紮在面板上。

  4、上-紮在傷口上方,禁止紮在上臂中段。

  5、適-鬆緊適宜。脈搏停跳且指甲蓋不變色,橡皮帶變色足夠。

  6、標-加上紅色標記,註明上止血帶時間。

  7、放-每隔一小時放鬆止血帶一次,每次放鬆不超過三分鐘,並用指壓法代替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