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操借頭是什麼典故

  曹操是東漢著名軍事家,關於曹操的典故有很多。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曹操借頭的典故,希望對你有幫助!

  曹操借頭的典故

  曹操詭計多端:夢中殺人、割發代首取得民心、裝頭風騙叔父、望梅止渴等等都是詭計。而其中更為典型更為被後世詬病的當屬曹操借頭這一典故。

  事情發生在曹操攻打袁術的時候,當時戰爭持續時間太久,軍隊糧草已經殆盡,糧官沒有辦法,只能請示曹操指令,曹操說可以先用小碗裝,以應一時之急。糧官卻說難免士兵抱怨,此法不是上策。曹操卻讓糧官放心,到時候他自然有辦法解決。

  果然,晚飯十分,每天打仗訓練的士兵看著小碗的飯,自然怨聲載道,說丞相欺騙眾人。這時候曹操將糧官招來,說軍心不穩,需要和他借一樣東西穩定軍心。糧官奇怪,他能有什麼東西能讓軍心穩定,曹操指了指他的腦袋,說要借頭一用。

  糧官此時哪有不明白的,當下辯解自己根本無罪,一切都是按照命令辦事。曹操威逼利誘,說他也知道糧官無罪,但是糧官不死,士兵必然會造反,而糧官死後,曹操承諾會照顧糧官的家人。

  於是,糧官被立刻斬首示眾,曹操發告通知三軍,說糧官自己盜竊軍糧,卻用小碗盛飯,現在已經就地正法。就這樣,剛剛還怨聲載道的士兵就被平靜了下來。

  曹操行事不講正義,凡是為達到目的而做,可能這也是他為什麼被稱為奸雄的原因。但就歷史看,他的做法雖多有詬病,但有的時候也確實鼓舞了士氣,達到了預想不到的結果。

  曹操的故事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並且擁有叱吒風雲的一生。他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作品財富和軍事兵法經驗,而與他息息相關的故事,也有很多。

  曹操斷髮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則。曹操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父親曹嵩是東漢末年朝廷的重臣之一,曹操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曹操也有底層貧民情懷,他非常能體會底層百姓生活的疾苦,在他大量的詩歌作品中,都能看出曹操以反映百姓疾苦的感慨。

  一次在行軍過程中,途徑一片麥田。剛好是麥子成熟的季節,但是周邊百姓們都很忌憚曹操的軍隊,於是紛紛躲在家不敢出來收麥子。曹操得知後,便告訴周邊的百姓們,自己是奉朝廷之命,出兵討伐叛黨賊子,不會傷害百姓一絲一毫。而且不會踐踏麥田,如果有手下的士兵如果有踐踏者,一律處死。曹操承諾後,手下的士兵在過麥田時,都用手扶著麥稈,沒有出現踐踏麥田的情況。曹操這一做法,收到了百姓們的稱讚。曹操騎著馬正在前方走著,突然田野中有一隻鳥發出刺耳的叫聲,驚動了曹操的馬進而衝入麥田,踐踏了一片麥子。曹操便問郭嘉,自己該如何治罪,自己犯了軍令應該受到一樣的處罰。郭嘉前來勸阻,說到,曹操是奉命去平反叛亂的,如果自殺了怎麼向皇帝交差。於是,郭嘉建議曹操割一縷頭髮以示懲罰。在古代,頭髮和腦袋一樣重要,於是曹操便割了一縷頭髮以示對自己的懲處。

  曹操煮酒論英雄故事

  青梅煮酒論全英雄,雖說英雄要配好酒,但是有時候宴席不是那麼好赴的,現有劉邦的鴻門宴,又有曹操銅雀臺相邀劉備論天下誰是英雄,都是政治手段,劉備有驚無險的躲過了曹操的猜忌,保全了性命,才有後來三分天下的一席之地。

  煮酒論英雄這段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白門樓事件之後,呂布被勒殺,曹操帶著劉關張三兄弟回到了許昌,當時因為忌憚劉備,曹操是一個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人,聽聞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要是以後謀事就會出師有名。在謀臣勸說殺了劉備的建議下,曹操動了試探劉備的心思。

  擺宴席那天,天色暗沉,風雲突變,曹操指著將有龍捲風形狀的雲問劉備,雲騰出海,這是有真龍要出世,那麼劉備認為這個英雄人物是誰呢?就是看他對這個天下格局的看法,如果劉備眼光犀利,還有仁義之名傳揚天下,那麼劉備是留不得了。劉備心裡一咯噔,他現在實力根本沒有辦法跟曹操抗衡,最好的就是韜光養晦,以待時機,他最不希望曹操把他看成了對手。因此劉備開始胡扯,把當時實力最雄厚的兩派拿出來說事。

  要是其他人也許會被劉備糊弄過去,但是這是曹操。曹操深知袁紹、劉表是不可能為天下主的,爭霸一方也許有可能,但是他們沒有那個能力爭霸天下,這些庸庸碌碌之輩,怎麼能入得了曹操的眼。於是他對劉備說,這個天下如果有英雄,也只會在你我之間出現。劉備頓時收到了驚嚇,恰巧這時候一聲驚雷,劉備靈機一動,將勺子掉到地下,做出恐慌的樣子,麻痺了曹操,躲過這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