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投保需注意的細節

  醫療費用保險主要分為報銷型***費用型***醫療險和津貼型醫療險,主要可以為被保險人報銷一定的住院和大病門診費用,或者通過每日補貼抵消因為住院帶來的收入損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投保注意細節差異

  儘管產品設計上的個性化差異較少,但在選購這兩類保險時投保人也需關注一些細節。

  比如,費用報銷型醫療險,首先是看費用報銷的比例,這可是關係到保險金高低的關鍵所在。投保人需注意,社保人員和非社保人員比例各是多少。其次,需看看產品的免賠額度是多少元,也就是起賠線是多少,這一標準自然越低越好。而理賠金額給付上限則正好相反,該標準越高,被保險人所能獲得的經濟補償可能越多。

  這兩類保險,都需要看看觀察期***等待期***的設定。通常,意外傷害事故引起的醫療費用可以不受觀察期限制,但普通疾病引發的住院是有一個30天、60天或90天的觀察期的。在這個期間內發生的保險事故和醫療費用支出,到時候就無法申請理賠。因此,對消費者而言,這個期限規定是越短越好。

  此外,醫療費用類保險通常都是短期產品,能否保證續保是比較大的一個問題。如果是一年期的產品,就需要對客戶年年核保,如果客戶某一年身體健康狀況不太理想就可能失去保障,也就是客戶可能在最需要保險的時候失去保障,這對投保人顯然不利。因此,選擇保證續保的產品較為安心,當然,這類產品的費用通常稍高一些。

  “超社保型”保障更到位

  細心的投保人會發現,大部分的報銷型醫療險是以社保保障範圍為界的。也就是說,對於社保不能報銷的,如排除在用藥目錄外的進口藥、特效藥、特護病房等,報銷型醫療險同樣無法提供保障。

  由於社保“全覆蓋”的腳步正在推進,保障範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人包括嬰幼兒、學生、自由職業者、無工作普通居民、外來人員等都被納入其中。因此不得不承認,傳統社保內的費用報銷型醫療保險價值正在遞減。

  現在,一些保險公司針對市場變化推出的“超越”社保範圍的費用報銷型醫療險倒是可以彌補社保的不足。其規定的保險責任往往不受社保侷限,一些超出社保範圍的用藥和治療專案,也可以給予一定的費用補償。在選購時值得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