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山地自行車的必備技巧

  山地自行車時尚新穎,很受年輕人的喜歡,那麼騎山地自行車有什麼技巧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騎山地車必備技巧

  1、騎車姿勢是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雙臂自然彎屈,便於腰部弓屈,降低身體重心,同時防止由於車子顛簸而產生的衝擊力傳到全身。雙手輕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穩車座。

  2、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腳尖稍向上,腳跟向下8~15度,這種方法在正常騎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數人在騎行過程中作過度性調劑用力時才使用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點是肌肉在短時間內改變用力狀態,得到暫短休息,達到恢復肌肉疲勞的目的。

  3、腳尖朝下踏蹬法的特點是,在整個踏蹬旋轉過程中腳尖始終是向下,這種方法踝關節活動範圍較小,有利於提高頻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自然通過臨界區。

  4、轉彎時身體重心基於車上往彎內傾斜,人車保持同樣的傾斜角度。伸直外側的膝蓋並且下意識的加點力度,用內側的膝蓋頂著橫樑,這是一個調節你的軌跡的好方法,減少壓力就可以縮小彎度。外側的手稍稍拉起車把。

  5、上坡騎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動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況下,不宜採用站立式騎行或提拉式騎行方法,否則會過多地消耗體力。

  6、遇到短距離坡路,應充分利用物體運動的慣性原理,輕鬆地踏蹬,快到坡頂時可採用站立式騎行,把速度儘可能提高,給下坡加速創造有利條件。

  7、遇到漫長的上坡,要根據自己的體力狀況及時調整傳動比,不要等到騎不動和速度完全降下來時才改變傳動比,要堅決避免重新起動的現象出現。

  8、坡路較長或有陡坡時,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騎行方法,調劑用力部位,讓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9、上坡時跟車不要太近。由於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車常常左右擺動,跟車過近,可能發生碰撞。再者,上坡時速度顯著下降,跟車反而會使自己的騎行方法受到限制。

  10、轉彎前要控制車速。用點閘的方法逐漸減速,剎車時,儘可能前後閘同時使用,前閘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閘,要求前輪的方向和車子前進的方向相一致,否則,會因騎行者的體重和車子慣性受到限制而導致摔跤。

  11、進入彎道後將閘放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減速。彎道上使用後閘不要過猛,否則車子可能掉頭或滑倒。

  12、如果你在險峻下坡的轉彎中使用前剎,這時你必須同時控制你的前後剎車,不可過度地用力一直的按著,這時你可將剎車作一放一按的動作,以防止剎車鎖死的現象發生。

  13、如果你打算乘騎山地車超過一個小時以上,那麼就有必要在衣褲口袋中準備一些由天然食品製成可以增強體力的塊狀食品,當然你不可能用雙手來吃一頓午餐,你只能夠吃這種簡單包裝的食物。

  14、搖擺不定的騎手在團體的乘騎中是危險份子,就算是個人單騎,也會在擁擠時危及他人。假如你對自己騎車沒有把握走直線,那麼你就應該在路邊的白色漆線上沿著線來練習。

  15、對付路面傾斜向下的小徑就如同要轉彎一樣,利用側傾身體來取代傾斜單車,路面傾斜度越大就像彎度越大,使力的情況是一樣的,然後你知道你的輪胎就會像膠一樣的黏,不會側滑出去。

  16、避免在路面傾斜向下的小徑上加速,在到達之前,保持一定的速度,滑行過這段路面。如果還要加點力才能通過的話,就請輕輕的、平順的施力。

  17、在你傾斜進入彎道和進入陡降區域之前,教導自己提早煞車。在還沒側傾進入彎道之前,即使煞的很用力,也不至於因使用前煞車而造成前輪打滑。

  18、避免在下坡全程一直拖拉著煞車,一直拉著煞車會導致懸吊系統無法平順的運作甚至無法動作。鼓勵自己放掉煞車,在不煞車的情況下,你的單車也會有較好的過彎和轉向。一直拉著煞車,容易讓車子騎進平行路面的溝紋車轍中,或在岩石斜面上掉下去。

  騎山地車的好處

  1、自行車是克服心臟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 世界上有半數以上的人是死於心臟病的,騎單車不只能藉腿部的運動壓縮血液活動,以及把備註從血管末梢抽轉意髒,事實上卻同時強化了微血管組織,這叫附帶迴圈。 強化血管可以使你不受年齡的威脅,青春永駐。

  2、習慣性的單車運動,更能擴大你的心臟。

  否則血管愈來愈細,心臟愈來愈退化,到了晚年,你就會體驗到它所帶來的煩惱,那時你會發現,自行車運動是多麼的完美。

  單車是需要大量氧氣的運動,曾經有個老年人以6天時間,完成了460公里的單車旅行。 他說:

  老年人一週至少要有3次運動,使心臟強化起來,恢復正常功能。 你要使心臟激烈跳動,但不可過久。

  適宜騎山地車穿的鞋

  山地休閒鞋:跟騎遊鞋相似,但略有不同,功能性設計更適用於山地車的特性,鞋底更硬一些,但不至於硬到水泥板那種程度!這種鞋適用於多數的車手,因其在提高爬坡以及踩踏的效率的同時又可保持一定的舒適度。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種鞋卻並沒有很高的價值,因為其廣泛的適用性使其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穿著這種鞋騎越野都是不成問題的。比起騎遊鞋,山地休閒鞋能夠勝任一些更技術性的路線。

  山地比賽用鞋:如果你每週末都會進行山地騎行訓練,喜歡挑戰一些比較陡的山路,喜歡從扭曲的小路急速俯衝的感覺;如果你想要第一個騎到山頂,或者你僅僅就是希望看起來更專業一點,那麼你就選擇一款山地專業比賽鞋吧。這種鞋的鞋底會更硬,但也會有一定的彈性,因為山地賽的特殊性,騎行時會有一些站立的動作,有時甚至還要步行。比賽用鞋和休閒鞋最明顯的不同就是鞋底的硬度以及鞋面的設計。而且多數情況下,比賽鞋要輕一些。

  速降鞋: 如果你追求的是速度,測試一下從山上俯衝下究竟能有多快;如果你玩兒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例如騰空、翻轉或跳躍等;又或者你喜歡揹著車子在泥地裡跑的感覺,那麼你就要選擇一款速降鞋!

  公路騎行鞋: 公路鞋的樣式種類繁多,但無論再怎麼變化,基本原理都是要保證腿部施力傳輸到踏板的有效性。而大體上,我們可以把此類鞋從車手的角度分成兩類。第一類車手僅僅是喜歡公路騎行。他們進行規律的訓練,對此運動充滿熱情。經常和朋友們參加比賽但又不看重比賽本身,他們更注重的是健康的態度,和從比賽中獲得挑戰自我的樂趣。對於這種車手來說,可供選擇的範圍就比較廣了,他們選擇的標準更注重舒適度和預算。如果你並不擔心每週自己的比賽成績的話,就沒有必要非要選擇最輕最硬的鞋。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