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去引導中小學生做家務

  一般爺爺奶奶都會很溺愛自己的孫子孫女的,但是其實這樣是極其的不好的,那麼作為父母的你應該怎麼去引導好自己孩子做家務活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如何引導中小學生做家務,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引導中小學生做家務

  1、給孩子物歸原處的空間或是專屬的空間

  先幫孩子規劃出由他負責的範圍,可利用家中現成的大盒子收納玩具、圖書等,讓他知道每樣東西也都有歸屬的家。可在盒子上做些標記使孩子容易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如貼上照片、剪貼圖片或畫出玩具的形狀。

  2、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做到“舉手之勞”和“物歸原處”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父母可以先做給他看,請他跟著做,再鼓勵他自己做。3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大人示範時邊做邊說明,如:“小車車累了要回家了,來!我們一起帶它回家!”也可以以口頭的方式解說完成的步驟,“請你從桌子上拿果汁和杯子。”利用這樣生活化的句子,既可以瞭解孩子的認知發展情形,也可以讓孩子當小幫手。

  3、把握時機,儘量陪孩子一起做

  每個小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孩子對書籍有興趣,可以讓他收拾書房,或指導他將書分類放好,這工作比要求他去掃地來得有效多了。此外,父母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換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家務情趣。把握時機訓練孩子做簡單的家務,耐心地告訴他正確的方法,並陪著他一起做完。例如:“你可以自己用小勺子舀水嗎?可以自己把沙子舀進花盆中嗎?”讓孩子多運用小肌肉,無形中也可以瞭解孩子的肌肉發展情形。

  同時站在媽媽旁邊看媽媽做家務的孩子特別愛問問題,媽媽們可要認真地回答,不要敷衍哦!因為這樣可以刺激孩子觀察力與思考,來個機會教育,讓做家務也能成為經驗分享的好場所。

  4、多讚美鼓勵、少批評,肯定他的努力

  “你的小手好能幹,不但會蓋房子,還會把積木排好耶!”這類讚美和鼓勵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養成他喜歡幫忙、願意收拾的習慣。此外,參與家務可以讓孩子感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增加對家庭的歸屬感,父母多給予鼓勵讚美,使孩子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自信心、肯定自己,也培養了責任感及積極的人格。

  中小學生做家務的好處

  第一,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直接作用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孩子的數學和物理的學習能力以及語言邏輯能力;

  第二,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會做的事情越多,自信心就越強,整個人也就越樂觀;

  第三,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通過做家務懂得父母的辛苦,從而懂得擔起自己的責任;

  第四,勞動可以鍛鍊身體,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

  整理家務活的技巧

  1、主動與被動

  主動區域是家裡每天都會碰觸的空間,包括***通道,抽屜和視線高度架子和櫥櫃。被動的區域在家裡常用的空間越少,包括客房、車庫或地下室,非常高和非常低的貨架上,角落壁櫥深處。

  2、開放儲存

  每個家庭都可以使用開放和封閉的組合儲存。但是你開放儲存應該在視覺上賞心悅目。在客廳裡,這是一個書本的好去處。同樣在廚房,它㛑可以將你的水杯之類的瓶瓶罐罐變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3 、方便尋找

  當你希望能夠看到你收納櫃裡的東西,那麼清晰的容器是理想的選擇,可以控制鬆散物品整齊劃一。如果你使用不透明的容器,確保標籤清楚。

  4、使用易清理的

  玩具毫無疑問是孩子童年時最重要的東西,但是也毋庸置疑是最難收集的一項,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方便整理清潔的東西來收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使用這樣的小籃子分門別類的收納,簡單的分類系統,便能讓家裡整齊許多。

  5、分組整理

  衣櫃及收納櫃裡可以採用分組整理的辦法,只需要一些簡易的收納箱就變的方便許多。

  同時不要忘記了在家裡準備一些急救的物品,方便在受傷時候使用,放在小箱子裡十分實用哦。

  6、玄關處理

  在玄關做一些設計,可以允許臨時物品的隨機放置,保證物品不被隨手亂丟,保持房間的整潔。例如設定幾個收納籃,小架子和一些掛鉤。

  7、抽屜細分

  抽屜裡,往往是儲存小物品的地方,可以將抽屜內的物品細分。例如廚房餐具,辦公用品,小而有用的家居用品,和日常必需品等。

  8、垂直儲存

  在空間不夠的時候,可以考慮拓展縱向空間,用架子增加內閣容量。

  9、選擇合適的容器

  當你發現你的一些最珍貴的物品——例如,舊的家庭照片,結婚禮服等物品被毀於儲存不當,是不是十分的心碎和懊惱。

  通過選擇合適的儲存容器可以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照片和紙紀念品應存放在無酸的容器裡,紡織品應儲存在透氣儲存盒或袋內,選擇好合適的儲存容器才能夠長久儲存。

  10、低儲存重物

  重物保持在或低於腰部高度的位置,包括盒子,廚房裝置和一些其他物品。這個尤為重要,因為相信你也不想讓重物降落在別人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