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的烹飪方法有哪些
比目魚又叫鰈魚,肉質細嫩而潔白,味鮮美而肥腴,補虛益氣,但不宜多食,有動氣作用。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比目魚的烹飪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烹飪比目魚的食材準備
比目魚的烹飪方法
步驟
1.將比目魚和北豆腐分別洗淨切塊備用。生薑切片,香蔥洗淨切花,大蒜切末。
2.鍋中熱油,炒香薑片和蒜末。
3.在鍋中倒入海天特級金標生抽和適量水煮開。
4.放入比目魚和北豆腐塊。
5.調入海天香醋和海天草菇老抽,小火燜煮,收汁後撒上蔥花即可。小貼士海天特級金標生抽顏色淺淡,不會影響燉菜的色澤。其純正的醬香可以讓海魚的鮮味發揮得更充分。
比目魚的簡介
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約600種卵圓形扁平魚類的統稱,又叫獺目魚、塔麼魚。見於熱帶到寒帶水域,多為海產,生活於沿大陸棚中等深度的海水中,但有些則進入或永久生活於淡水。肉食性,底棲,靜止時一側伏臥,部分身體經常埋在泥沙中。有些能隨環境的顏色而改變體色。比目魚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兩眼完全在頭的一側;另一特徵為體色,有眼的一側***靜止時的上面***有顏色,但下面無眼的一側為白色。其他特徵為沿背腹緣分別具長形的背、臀鰭。鰈科***Pleuronectidae***100種,一般兩眼位於右側。鮃科***Bothidae***約200種,兩眼均在身體左側。其他主要科有鰨科***Soleidae***和舌鰨科***Cynoglossidae***。比目魚的體型各異,小型種僅長約10公分***4吋***,而最大的大西洋大比目魚***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可長達2公尺***7呎***,重325公斤***720磅***。許多種類如大比目魚和大菱鮃,全是名貴食用魚。
比目魚***flounder***---“變色龍”,是兩隻眼睛長在一邊的奇魚,被認為需兩魚並肩而行,故名比目魚。它是海水魚中的一大類,包括有鮃科、鰈科、鰨科的魚類。鮃科中常見的有“牙鮃”、“斑鮃”、“花鮃”;鰈科中常見的有“高眼鰈”、“石鰈”、“木葉鰈”、“油鰈”;鰨科中常見的有“舌鰨”。有3亞目9科約118屬538種。中國產3亞目8科50屬134種。均為底層海魚類,其分佈與環境,如海流、水和水溫等因素有密切關係。如沿赤道諸大洋西側暖流廣,種類特多;黃、渤海沿岸寒流強且有黃海冷水團,冷溫性種類較多;西太平洋南海等未受冰川期的強烈影響,種類也很多。有少數種類,在中國如華鮃、江鰈、窄體舌鰨、褐斑三線舌鰨等可進入江河淡水區生活。
比目魚為鰈形目魚類統稱,又稱鰨沙魚***也訛作“撻沙魚”***、鰨蟆***拼音:tǎma,也訛作“塔瑪”***、平魚及左口魚,廣東及香港俗稱大地魚,是一種卵圓形扁平深海魚類;熱帶或寒帶大陸棚中等深度的海水水域均有蹤跡,少部分生活於淡水中,現已成為人類的食品之一。 比目魚的特徵是兩眼均位於身體的左側,比目魚也是因此得名,有眼的一側有體色,另側為白色。
比目魚又叫鰈魚、板魚、偏口魚,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於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於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比目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比目魚只有一條背鰭,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它們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
比目魚的眼睛是怎樣湊到一起的呢?原來,從卵膜中剛孵化出來的比目魚幼體,完全不象父母,而且跟普通魚類的樣子很相似。眼睛長在頭部兩側。每側各一個,對稱擺放。它們生活在水的上層,常常在水面附近游泳。大約經過20多天,比目魚幼體形態開始變化。當比目魚的幼體長到1釐米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比目魚一側的眼睛開始搬家。它通過頭的上緣逐漸移動到對面的一邊,直到跟另一隻眼睛接近時,才停止移動。不同種類的比目魚眼睛搬家的方法和路線有所不同。比目魚的頭骨是軟骨構成的。當比目魚的眼睛開始移動時,比目魚兩眼間的軟骨先被身體吸收。這樣,眼睛的移動就沒有障礙了。比目魚眼睛的移動時比目魚的體內構造和器官也發生了變化。比目魚已經不適應漂浮生活,只好橫臥海底了。比目魚是名貴的海產。漁業上把它叫做牙鮃。牙鮃的身體一般長25釐米到50釐米,最大的牙鮃有70釐米。牙鮃會根據季節的更替,做短距離的叢集洄游。在我國沿海,牙鮃有廣泛的分佈。黃海、渤海的漁民們用海底曳網捕撈牙鮃。新鮮的牙鮃可以食用或者製作成罐頭。牙鮃的肝臟還可以提煉魚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