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艾葉的功效和作用

  艾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乾燥葉。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晒乾。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艾葉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艾葉的功效和作用

  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洩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溼,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現正是艾草上市的時候,艾草可做艾餈點心,加工成各種菜式和藥膳。

  抗菌作用:艾條煙燻尚能減少燒傷創面的細菌。豚鼠結核經艾灸治療後,疾病進展較慢,病變較輕,尤以病程後期更明顯;此外還能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反應,但所增強的程度不如動物獲得免疫性時那樣顯著;豚鼠網狀內皮系細胞的吞噬機能與內臟的結核病變是一致的,當肝、脾受到疾病的損害時,吞噬機能即下降。

  另外,還具有抗真菌作用、平喘作用、利膽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止血作用、對胃腸道及子宮的作用、對心血管系統作用、抗過敏作用等。

  艾葉的炮製方法

  1、艾葉:除去雜質及梗,篩去灰屑。

  2、醋艾炭:取淨艾葉,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醋,炒幹,取出涼透。每100kg艾葉,用醋15kg。成品為焦黑色不規則的碎片,可見細條狀葉柄,具醋香氣。

  艾葉的性味

  辛、苦,溫。

  艾葉的歸經

  歸肝、脾、腎經。

  艾葉的主治

  用於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面板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艾葉的相關配伍

  1、冷勞久病:茅香花、艾葉四兩,燒存性,研末,粟米飯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湯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後用棗湯下,立效。***《聖濟總錄》***

  2、傷寒時氣,溫病頭痛,壯熱脈盛:以幹艾葉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頓服取汗。***《肘後方》***

  3、妊娠風寒卒中,不省人事,狀如中風:用熟艾三兩,米醋炒極熱,以絹包熨臍下,良久即蘇。***《婦人良方》***

  艾葉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或入丸、散;或搗汁。外用適量,供灸治或薰洗用。

  艾葉的禁忌

  本品藥性溫燥,陰虛血熱者慎用。有小毒,不可過量服用。

  艾葉的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溫中、逐冷、除溼。

  2、《本草求真》:專入肝脾。兼入腎。

  3、《本草從新》:逐寒溼。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