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外匯牌價

  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叫做外匯牌價。這種價格在同一天中不變,不同日期則價格可有變動。

  國家統一管理外匯的機構公佈的本國貨幣單位兌換他國貨幣單位的比率。在中國,由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形成的價格,每日公佈人民幣對其他主要國家匯率的中間價。習慣上,與"匯率"、"匯價"、"外匯行市"等同義。

  在我國,外匯牌價採取以人民幣直接標價方法,即以一定數量的外幣摺合多少人民幣掛牌公佈。每一種外幣都公佈3種牌價,即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現鈔買入價。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而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外匯,看似與普通大眾很遙遠,但卻與全世界每個人息息相關。外匯交易也是很多人投資或理財的一種重要形式。下面與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什麼是外匯。

  狹義的外匯

  指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它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廣義的外匯指的是一國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的定義 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中國於1997年修正頒佈的《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一國外貨幣,包括鑄幣、鈔票等;二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息票等;四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五其他外匯資產。"

  外匯的動態概念,是指貨幣在各國間的流動以及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係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它是國際間匯兌***ForeignExchange***的簡稱。

         外匯牌價

  1、基準價是主要貨幣才有,如美元、英鎊、歐元、日元、港元等。

  2、現匯比之現鈔,銀行可以節省一定的現金保管和海外調運費用,故其價格可以更高些。現匯和現鈔賣出價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不管是現鈔還是現匯,目前都不能在中國境內直接支付,故客戶潛在的存在向海外支付費用,銀行應該給予同一個價格。

  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外匯的價格,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外匯的價格,其差價就是銀行的收入。現匯買入價是指你帳戶裡從國外收回國內的外幣,銀行是不會直接給你外幣的,它會按定的現匯買入價直接收掉你的外幣,按匯率兌換給你人民幣;現鈔買入價是你手持外幣直接去銀行兌換人民幣;賣出價是你需要外幣匯出去的時候,銀行把你帳戶裡的人民幣兌換成外幣的匯率;

  現鈔是指市場流通的紙幣,現匯是代表貨幣價值的有價證券。什麼是匯率的中間價、買入價和賣出價?銀行的外匯牌價一般是4個,外匯現匯買入價格、外匯現匯賣出價格、外匯現鈔買入價格和外匯現鈔賣出價格,他們的價格相加並求平均數 ,就得到現匯中間價和現鈔中間價外匯;

  中間價又叫中間匯率,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買入、賣出價是從銀行的角度來看的。你向銀行售匯時,對於銀行來說是買入,叫買入價;你向銀行換匯,銀行是賣出,叫賣出價;而計算外匯牌價時,取兩者的平均數,叫中間價。還有一個叫鈔買價***也叫鈔價***,是你向銀行售外幣現金的價格。因為銀行買入外幣現金的成本週轉大於外匯,所以鈔買價遠低於匯買價。銀行除貸款賺錢外,還賺這賣出和買入外匯的差價。

  買入價:銀行買入基準貨幣的報價。賣出價:銀行賣出基準貨幣的報價。投資理財沒有包賺的,外匯牌價作為一個工具其實也一樣,類似股票一樣。所以外匯市場畢竟是理財基礎知識還是需要的,而且也但是不是外匯黃金公司都可以選擇,不是所有的投資都可以盈利。所以說是入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