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鬱金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鬱金的藥材品種有廣鬱金***黃鬱金***與川鬱金***黑鬱金***之分。廣鬱金主產於四川,為薑黃的塊根,色鮮黃;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鬱金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鬱金的功效和作用
保肝和利膽。
鬱金能保肝和利膽,對損傷的肝細胞線粒體和內質網有恢復功效。鬱金不但對慢性肝病和免疫性肝病能緩解症狀,與柴胡、白芍、枳殼等同用,可先緩解症狀,肝功能也會隨之而好轉。難以治療的是升高的膽紅素,在複方中加入鬱金、焦山梔後,也會慢慢地下降。
祛瘀止血。
鬱金止血的適應證古人是有明確認識的,主要是針對有瘀的陳血。而藥理研究提示鬱金有抗凝血作用,能促進溶血。這證實了古人的認識是正確的。鬱金是祛瘀止血藥,既有瘀血又有出血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沒有瘀滯的情況下是不能用的,用了會加重出血,這在臨床上是很難掌握的。實際上是直接祛瘀、間接止血。因此,鬱金是祛瘀藥而不應是止血藥。
鬱金化瘀止血,沒有瘀滯的出血,如上消化道急性出血,不明原因的血尿、急性支氣管擴張咯血、婦科血崩等。這些都是新血,沒有瘀滯,都是不能使用鬱金的。
理氣解鬱。
鬱金為血分之氣藥,既理氣,又化瘀,辨證為氣滯血瘀者常用本品。臨床上有氣滯血瘀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胸悶胸痛或伴心絞痛、慢性肝病或伴門靜脈高壓、免疫病肺損害或伴肺動脈高壓、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輸尿管結石伴血尿等,這些都需用理氣化瘀的方法治療,鬱金是適用藥,可與柴胡、白芍等同用。
①用於溼溫病,痰濁矇蔽清竅,神昏譫語者,可與菖蒲、山梔、滑石同用。
②用於痰鬱內阻,情緒抑鬱,心煩意亂,失眠多夢,可與茯苓、菖蒲、合歡皮等同用。
③用於痰迷清竅,精神錯亂,胡言亂語,可與白礬同用,或與香附、蜈蚣、全蠍、巴豆霜同用。
行氣祛瘀。
①用於慢性胃炎之上腹脹痛,可與川楝子、元胡、木香等同用。
②用於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之脅肋脹痛,可與丹蔘、赤芍、川芎、青皮等同用。
③用於痛經之經前腹痛脹滿,可與當歸、川芎、桃仁、烏藥等同用。
④用於胸痺,即冠心病,胸悶脹痛、氣機不暢,可與薤白、桂枝、川芎等同用。
涼血清心。
用於血熱的吐血、衄血、尿血。配生地,丹皮,山梔等涼血藥,可起到祛瘀生新、涼血止血、而又不致留瘀的作用。
抗動脈硬化。
能夠主治中風後昏迷、偏癱、語言不利、痴呆等之因氣滯血瘀所引起者,常伴有精神抑鬱、悶悶不樂、脈弦等臨床表現。
活血止痛。
用於血瘀氣滯的胸腹脅肋脹痛,肝氣鬱結,經行腹痛,月經不調,腹中結塊等症,如***宣鬱通經湯***。
利溼退黃。
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症而出現黃疸者,可與茵陳、金錢草、山梔等藥配用。
鬱金的食用方法
荷葉鬱金粥
材料:粳米100克,荷葉20克,鬱金15克,山楂***幹***30克,冰糖5克。
做法:
***1***將粳米、山楂、荷葉洗淨後備用。
***2***把一整張荷葉撕成小塊,放入開水中煎煮。
***3***放入鬱金,攪拌一下,讓它們徹底浸泡在水中,用大火煮上十分鐘左右。
***4***把煮透的荷葉和鬱金都撈出來。
***5***把準備好的山楂、粳米和冰糖放進用荷葉和鬱金熬出的湯汁裡,大火煮二十分鐘。
***6***再換小火煮十分鐘,這樣一鍋香噴噴的荷葉鬱金降壓粥就做好了。
養生功效:理氣活血、降血壓、降血脂。
荷葉具有清暑熱、散淤血的作用,山楂和鬱金具有理氣和活血的作用,粳米和冰糖起到養胃生津的作用。這些藥和在一起,主體就有活血止痛,降脂降壓的作用,尤其適合高血壓、高脂血症的患者。
南瓜燒雞
主料:南瓜300克,雞腿1只***約300克***,洋蔥50克,蔥2根,姜少許。
藥材:鬱金10克,陳皮10克,香附10克。
調料:醬油3大匙,味霖3大匙,料酒3大匙,冰糖1大匙。
做法:
***1***將藥材用5碗水煮成300毫升,去渣、取汁。
***2***先將雞腿切塊,用開水汆燙過。
***3***南瓜去除粗皮、內瓤,切成塊狀,蔥切段,姜切末,洋蔥切丁備用。
***4***鍋內先放1大匙色拉油,加入蔥、姜、洋蔥,放入雞腿炒過,再加入南瓜、作法1及所有調味料,加300毫升的水,一起用小火煮20分鐘後,再用大火煮至湯汁收幹即可。
養生功效:理氣開鬱。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及微量鋅,有壯陽、保肝、增強免疫力及增加體力的作用;鬱金性寒、味辛苦,可行氣解鬱、活血化瘀;陳皮性溫、味辛苦,可去除胸中鬱氣;香附性溫,味辛、微苦,能行氣解鬱,以上諸藥相互搭配可達到抗鬱的功效。
柴鬱蓮子粥
材料:柴胡,鬱金各10克,蓮子***去心***1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蓮子搗成粗末;粳米淘洗乾淨。
***2***將柴胡、鬱金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去渣,加入蓮子、粳米煮粥,等粥熟時,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養生功效:柴胡味苦,性微寒,有瀉肝火和解退熱的作用。鬱金有解肝氣鬱結的作用。此粥具有疏肝解鬱、固攝乳汁的作用。可用於防治產後肝氣鬱結所致乳汁自出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