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蒺藜也就是植物蒺藜的乾燥成熟果實,它有著怎樣的功效與作用呢?對人體有什麼好處?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蒺藜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蒺藜的功效和作用

  1、《本草再新》:鎮肝風,瀉肝火,益氣化痰,散溼破血,消癰疽,散瘡毒。

  2、《別錄》:主身體風癢,頭痛、咳逆傷肺,肺痿,止煩、下氣;小兒頭瘡,癰腫陰癀,可作摩粉。

  3、《綱目》:治風祕及蛔蟲心腹痛。

  4、《藥性論》:治諸風癧瘍,破宿血,療吐膿,主難產,去躁熱。

  5、《本經》:主惡血,破癱結積聚,喉痺,乳難。

  6、《日華子本草》:治奔豚腎氣,肺氣胸膈滿,催生並墮胎。

  7、《本草圖經》:主痔漏,陰汗,及婦人髮乳,帶下。

  8、《會約醫鏡》:瀉肺氣而散肝風,除目赤翳膜,肺癰,乳巖,溼瘡。

  9、《南京民間藥草》:治紅白痢疾。

  10、《江蘇植藥志》:治脅痛,療諸瘍,去風活血。

  蒺藜的藥用價值

  【藥名】蒺藜

  【別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來源】本品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晒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

  【製法】

  蒺藜,除去雜質。

  炒蒺藜,取淨蒺藜,炒至微黃色,碾去刺即可。

  鹽蒺藜,取去刺蒺藜,用鹽水拌勻,悶透,用小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晾乾。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有小毒。歸肝經。

  【功能主治】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用法用量】6~9g。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

  【摘錄】《中國藥典》

  蒺藜的藥用附方

  1、治通身浮腫:杜蒺藜日日煎湯洗之。***《聖惠方》***

  2、治氣腫痛:蒺藜子一升,熬令黃,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腫大小,勿開孔貼之。幹易之。***《千金方》蒺藜散***

  3、治身體風癢,燥澀頑痺:刺蒺藜四兩***帶刺炒,磨為末***,胡麻仁二兩***泡湯去衣,搗如泥***,葳蕤三兩,金銀花一兩***炒磨為末***。四味煉蜜為丸。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方龍潭家祕》***

  4、行經:當歸、杜蒺藜各等分。上為末,米飲湯調服,食前。***《儒門事親》當歸散***

  5、治眼疾,翳障不明:刺蒺藜四兩***帶刺炒***,葳蕤三兩***炒***。共為散。每早服食後三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6、治胸痺,膈中脹悶不通或作痛:刺蒺藜一斤,帶刺炒,磨為細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7、治奔豚疝瘕:刺蒺藜十兩***帶刺炒***,小茴香三兩***炒***,乳香、沒藥各五錢***瓦上焙出汗***。俱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祕》***

  8、治乳脹不行,或乳巖作塊腫痛:刺蒺藜二、三斤,帶刺炒,為末。每早、午、晚,不拘時,白湯作糊調服。***《方龍潭家祕》***

  9、治急引腰脊痛:搗蒺藜子末,蜜和丸。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外臺》***

  10、治牙齒出血不止,動搖:白蒺藜末旦旦擦之。***《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