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有哪些

  土茯苓有清熱止渴、清暑祛溼、開啤健胃、通便解疲的作用,其藥用價值不菲,在醫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副作用,希望幫到你。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無毒。歸肝、胃、腎脾經,開散降洩。土茯苓熱祛溼的功效在醫學中應用非常廣泛。

  1、防治鉤端螺旋體病。土茯苓100克,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時可根據病情辨證加減。

  2、治療梅毒。土茯苓據早年臨床觀察報告,以土茯苓為主,配合銀花、甘草,或配合蒼耳子、白蘚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馬齒莧、甘草。煎服。治療現症梅毒及隱性梅毒,其血清陰轉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現症梅毒的治癒率為50%左右。

  3、善治溼熱瘡毒。陰癢是婦女常見的多發病,症見外陰及陰道瘙癢,甚則癢痛難忍,坐臥不寧,或伴帶下增多者,亦稱“陰門瘙癢”。土茯苓30克、檳榔10克,苦蔘、忍冬藤、車前草、地膚子、當歸、白芍、黃柏、蒼朮、白鮮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劑,外洗陰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鐘,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一般連用5劑,陰癢即可消除。

  4、清熱止帶。治療婦人下焦溼熱,陰道有豆腐渣樣分泌物,兼有黃帶,散發腥臭味。土茯苓、黃芪各30克,金銀花、連翹、當歸、敗醬草、冬瓜皮、薏苡仁、黃柏、紅藤、蒼朮、椿根皮、白朮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土茯苓的副作用

  1、肝腎陰虧者慎服。

  2、孕婦謹喝土茯苓。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有中醫師指出土茯苓可以去胎毒,但也有部分中醫師持反對意見,認為土茯苓容易導致滑胎,建議孕婦懷孕期間還是少飲為好。

  2、過敏者忌服。據河南鶴壁市中醫院報道1例因面板病服含土茯苓的中藥後致過敏,周身面板瘙癢,並起散在性大小紅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後不發生過敏症狀,如再加土茯苓則過敏症狀又出現。

  3、服用土茯苓應避免米醋,濃茶等物質,以及注意服用劑量,因為茶葉裡含有鞣酸,濃茶裡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同時還會發生中毒過敏症狀,比如腹痛,面板紅腫,支氣管哮喘發作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