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不適宜吃白切肉

  白切肉,是上海鄉土氣十足的家常冷菜,逢年過節,煮一方豬肉,趁熱拆骨,待冷卻後切成厚片,佐以醬油蘸食,非常美味,很受歡迎。那麼你們知道嗎?

  白切肉不宜吃的人群

  1、腎功能損害者。雖然肉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但為了減輕腎的工作負擔,腎病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略低於健康人的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洩能力相適應,必要時暫時停止吃肉。

  2、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證實,攝入紅肉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紅肉中飽和脂肪酸比例大,膽固醇含量高,對於控制病情不利。應少吃排骨、肥牛等,用魚肉和豆製品來替代。

  3、脂肪肝患者。脂肪肝是由於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而肉的脂肪含量往往較高。脂肪肝患者不需要減少蛋白質供應,應優先選擇少油烹調的魚類,多用清燉和蒸煮方法來烹調肉類,去掉浮油再吃。

  4、膽囊炎和膽結石患者。過多的動物脂肪會刺激膽囊的收縮,而肉裡大量膽固醇會增加膽結石的危險。所以,這類患者要少吃肉,最好用富含大豆卵磷脂的豆製品來替代,配合魚蝦類和低脂肪奶製品來補充蛋白質。

  白切肉的食用禁忌

  1、白切肉不能和蒼朮同食

  蒼朮在單獨用的時候,可以健脾養胃,而且還能去除身體的溼氣。但是豬肉卻是幫助人體增加口水分泌,增長溼氣,因此它們的效果是相反的,所以萬萬不能一起煮。

  2、白切肉不能和大豆同食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複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3、白切肉不能和羊肝同食

  中醫雲:“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溼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羶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