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在資訊科技課教學中,我們面對相當多的基礎知識,,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機械安全的共性問題

  機械對人體的傷害是由於機械的動能和勢能產生的。機械對人體造成的直接傷害主有:夾傷,撞傷,切、擦傷,軋傷,捲入傷害,飛出物傷害等。預防機械傷害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設計實現本質安全和安裝安全防護裝置。

  1.在設計階段採取措施消除危險

  在設計控制裝置及操作裝置時,應遵守如下要求:位置正確,型別合適,避免無意啟動,方向合理***部件的運動方向與機械整體的運動相協調***,具有明顯的識別特性***大小、顏色感覺等***。

  設計應該保證機械發生故障時不出危險,如操作限制開關、預設制動裝置、限電開關等。

  設計者應考慮到在對機器進行維護和清理時的操作安全問題。在進行常規的除錯、上油等工作時,機器的安全裝置及其部件不應該被分離或拆除。為此,需要有隔離窗、連鎖安全裝置。應該對重要的部件設定維護視窗,而對危險的部件進行隔離。對於不易接近的部件,應該設計為自動潤滑裝置。為防止機器的無意啟動,應設計有自動的斷開裝置。

  在車間中,合理的機器佈局形式可以使事故明顯減少。安全的佈局要考慮如下因素:

  ***1*** 空間:便於操作、管理、維護、除錯和清理;

  ***2*** 照明:包括工作場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眩目***和為操作機器而特需的照明;

  ⑶ 管、線佈置:不要妨礙在機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絆;

  ⑷ 維護時的出入安全。

  2.安全防護裝置

  當未能實現本質安全時,必須安裝防護裝置。

  在機器正常運轉時不需要進入危險區域的倩況下,可依次考慮安裝防止接觸機器危險部件的固定安全裝置、阻止身體靠近危險區域的隔離裝置以及在操作進行到危險點之前使機器自動停止的跳閘裝置。

  在機器正常運轉時需要進入危險區域的情況下,可依次考慮安裝連鎖裝置、自動安全裝置***用於低速機器,把任何暴露於危險中的人體部分從危險區域中移開***、跳閘裝置。

  ***二***特種機械安全

  1.起重機械

  有關機械裝置的基本安全原理對於起重機械都適用,這些基本原理有:裝置本身的製造質量應該良好,材料堅固,具有足夠的強度而且沒有明顯的缺陷。所有的裝置都必須經過測試,而且進行例行檢查,以保證其完整性。應使用正確裝置。

  ***1***主要危害型別

  1***翻倒:由於基礎不牢、超機械工作能力範圍執行和執行時碰到障礙物等原因造成;

  2***超載:超過工作載荷、超過執行半徑等;

  3***碰撞:與建築物、電纜線或其他起重機相撞;

  4***基礎損壞:裝置置放在坑或下水道的上方,支撐架未能伸展,未能支撐於牢固的地面;

  5***操作失誤:由於視界限制、技能培訓不足等造成;

  6***負載失落:負載從吊軌或吊索上脫落。

  ***2***危害的消除

  為了防止起重機械事故的發生,應注意以下事項。

  1***識別與測試:所有起重機必須經過測試,而廠商需要給出對每一項測試結果的簽字證明。測試結果應與使用說明相符,其中必須清楚地註明安全工作載荷。起重機不允許在超過額定載荷的工況下工作。

  2***維護:起重機應該進行例行檢查,任何缺陷均需立即修復。檢查的記錄應予以保留。

  3***安全措施:為使起重機安全執行,需要考慮如下一系列安全措施。

  ①載荷顯示,有兩種型別:

  a.載荷—半徑顯示器;

  b.可提供聲音及視覺顯示警告的自動安全載荷顯示器。

  ②控制:應是“傻瓜”型別的並有明顯標誌;

  ③限位器:為了防止釣鉤、滑輪組超出行程範圍,應設定必要的安全限位裝置;

  ④出入:應該為操作員提供安全的出入條件,這種出入條件在維護、測試及應急時也應具備;

  ⑤操作位置:應該相對於吊鉤及載荷有良好的視線,而且便於控制操作;

  ⑥乘員:在沒有批准時,不允許有外人進入操作室,而且禁止在吊臂上有人;

  ⑦吊臂:吊環、吊索、纜線、螺栓及鉤鏈等都要經過檢測,必須是無損的而且安裝適當,有明 顯的標誌和安全的工作負載,並且使用適當***不要在有尖、角處或者不正常的角度下使用***。

  4***操作區:鄰近作業區的危害,包括上方電纜及裸露的動力設施都應該進行識別,將其移開或者加以安全保護。起重機要有牢固的支撐,對於新安裝的起重機,其支撐所需要的尺度及強度都應該明確。要檢測是否有與其他起重機或建築物相撞的可能性。

  5***操作人員訓練:起重機的操作人員及載入的工作人員,必須是健康的能適應工作強度要求的人員。作為特種裝置操作人員,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2.廠內機動車輛

  廠內機動車輛應該製造良好、沒有缺陷,載重量、容量及型別應與用途相適應。車輛所使用的動力的型別應當是經過檢查的,因為作業區域的性質可能決定了應當使用某一特定型別的車輛。在不通風的封閉空間內不宜使用內燃發動機的動力車輛,因為要排出有害氣體。車輛應加強維護,以免重要部件***如剎車、方向盤及提升部件***發生故障。任何損壞均需報告並及時修復。操作員的頭頂上方應有安全防護措施。應按製造者的要求來使用廠內機動車輛及其附屬裝置。

  ***1***可能出現的問題

  1***翻倒:提升重物動作太快,超速駕駛,突然剝車,碰撞障礙物,在已有重物時使用前鏟,在車輛前部有過載時下斜坡,橫穿斜坡或在斜坡上轉彎、解除安裝,在不合適的路面或支撐條件下執行等,都有可能發生翻車。

  2***超載:超過車輛的最大載荷。

  3***碰撞:與建築物、管道、堆積物及其他車輛之間的碰撞。

  4***樓板缺陷:樓板不牢固或承載能力不夠。在使用車輛時,應查明樓板的承重能力***地面層除外***。

  5***載物失落;如果裝置不合適,會造成載荷從叉車上滑落的現象。

  6***爆炸及燃燒:電纜線短路、油管破裂、粉塵堆積或電池充電時產生氫氣等情況下,都有可能導致爆炸及燃燒。運載車輛在運送可燃氣體時,本身也有可能成為火源。

  7***乘員:在沒有乘椅及相應設施時,不應載有乘員。

  ***2***危害的消除

  為安全使用工業載重車輛,應注意以下事項;

  1***作業場所:地面需適合車輛使用,在車輛運動的路線上,地面應平坦且沒有障礙物。場地上的堆疊及存放物的佈局應合理,當車輛及作業人員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穿行時,需要提供必要的通道,且規定有明顯標記的行動路線。作業區應禁止行人人內,否則,應在通道上設定明確的標識或適當的警示訊號,以標明優先行動的順序。

  對於進出及堆放作業,應有合適的照明條件。裝載區域要有適當的佈局而且為車輛停放提供三角木楔來穩定停放。在允許的載荷範圍內,地面坡度不應超過1:10,否則,要使用製造商指明的在給定載荷下可以在更陡的路面上執行的車輛。電池充電區域應當與作業區分開,要求禁菸、通風並禁止明火。

  2***培訓:要求操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後頒發證書。

  3.傳送裝置

  最常用的傳送裝置有膠帶輸送機、滾軸和齒輪傳送裝置。

  ***1***可能出現的傷害

  1***夾鉗:肢體被夾入運動的裝置中;

  2***擦傷:肢體與運動部件接觸而被擦傷;

  3***捲入傷害:肢體絆捲到機器輪子、帶子之中;

  4***撞擊傷害:不正確的操作或者物料高空墜落造成的傷害。

  ***2***危害的消除

  1***帶式傳送裝置:夾傷最易產生在傳送帶及傳動輪的結合部位,傳動輪是最主要的危險部位,因此,要求對其封閉,或者設有安全裝置。在皮帶轉向、加料及設有導向輪的地點,也有導致夾傷的風險,因此,也應採取類似的安全措施。在傳輸帶上,也可以使用全封閉或用絆網來切斷原料供應這類形式的安全裝置。對於長的傳送帶,在適當的位置,應設定安全通道;

  2***滾軸傳輸:滾軸可以是有動力的,也可以是無動力的。對於動力驅動形式,在動力驅動軸處要有安全裝置。在傳送帶上方需要通道時,應提供專門的通道設施;

  3***齒輪傳輸:任何時候都要求有安全裝置,只有在驅動器鎖定時,才能進行保養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