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

  血液病患者在家裡怎麼緊急止血,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1、口腔、舌體血皰、牙齦出血

  保持口腔衛生,予軟毛牙刷配合雲南白藥牙膏刷牙,予甲硝唑、制黴菌素、維生素B6、維生素C配為漱口水漱口。區域性予棉球壓迫、氨基己酸止血棉球壓迫、明膠海綿壓迫止血;慢性牙齦滲血多與慢性牙齦炎有關,可以口服牙痛安,甲硝唑漱口水,同時避免食用硬的、容易刺傷口腔粘膜的食物,可以進食軟的、易消化的食物。

  2、鼻腔止血

  用手指捏住鼻翼,朝中間、向上用力,或是用消毒棉球或無菌紗布塞住鼻孔,然後,用手捏住鼻翼向上用力。一般按出血部位10分鐘左右即可止血。二是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敷在前額部、鼻背部等部位,使鼻部小血管收縮而止血。也可以用氨基己酸棉球填塞、氣囊壓迫止血,嚴重時用紗條止血粉作後鼻道填塞止血,同時保持平臥體位,也可以應用止血中藥。

  3、面板出血

  抬高受傷部位,面板表面的毛細血管滲血時,出血量小,可自動停止,用創可貼止血,出血量較大時,在受傷部位直接加壓止血,以消毒紗布或清潔的佈置於傷口上,然後用手掌或手指施壓5-10分鐘,出血停止後,再用繃帶或膠布包紮固定。

  4、消化道出血

  可有嘔血、黑便,患者出現頭暈、心悸、脈細速、出冷汗、血壓下降時應及時搶救,給予止血和補充血容量,進食清潔食物,避免腹瀉、腸道感染,出血量大時及時到醫院就醫。

  5、腦出血

  要及時吸氧、保持呼吸道暢通,讓病人平臥,腦袋偏向一方,及時把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嘔吐物以及呼吸道內的痰液吸出,及時到醫院就醫。

  二:

  1.手壓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頭壓迫出血區域近側動脈幹,暫時性控制出血。壓迫點應放在易於找到的動脈徑路上,壓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頭、頸部出血,可指壓顳動脈、頜動脈、椎動脈;上肢出血,可指壓鎖骨下動脈、肱動脈、肘動脈、尺、橈動脈;下肢出血,可指壓股動脈、膕動脈、脛動脈。

  2.加壓包紮止血法:用厚敷料覆蓋傷口後,外加繃帶纏繞,略施壓力,以能適度控制出血而不影響傷部血運為度。四肢的小動脈或靜脈出血、頭皮下出血多數患者均可獲得止血目的。 3.強屈關節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動脈出血不能制止,如無合併骨折或脫位時,立即強屈肘關節或膝關節,並用繃帶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轉送醫院。

  4.填塞止血法:廣泛而深層軟組織創傷,腹股溝或腋窩等部位活動性出血以及內臟實質性臟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可用滅菌紗布或子宮墊填塞傷口,外加包紮固定。在做好徹底止血的準備之前,不得將填人的紗布抽出,以免發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5.止血帶法:止血帶的使用,一般適用於四肢大動脈的出血,並常常在採用加壓包紮不能有效止血的情況下,才選用止血帶。常用的止血帶有以下各種型別: ***1***橡皮管止血帶:常用彈性較大的橡皮管,便於急救時使用。***2***彈性橡皮帶***驅血帶***:用寬約5cm的彈性橡皮帶,抬高患肢,在肢體上重疊加壓,包繞幾圈,以達到止血目的。***3***充氣止血帶:壓迫面寬而軟,壓力均勻,還有壓力錶測定壓力,比較安全,常用於四肢活動性大出血或四肢手術時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