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資本公積金

  資本公積金是一種可以按照法定程式轉為資本金的公積金,也可說是一種準資本金,是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資本公積金的相關法律知識。

  

  1、資本公積金是什麼?

  資本公積金是在公司的生產經營之外,由資本、資產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東權益收入。

  2、資本公積金來源有哪些?

  股份公司的資本公積金,主要來源於的股票發行的溢價收入、接受的贈與、資產增值、因合併而接受其他公司資產淨額等。其中,股票發行溢價是上市公司最常見、是最主要的資本公積金來源。

  來源主要包括:投資者實際繳付的出資額超出其資本金的資本溢價和股票溢價;接受捐贈的資產;法定財產重估增值,即資產的評估確認價值或者合同、協議約定價值超過原賬面淨值的部分;資本匯率折算差額等。企業取得的資本公積金,在“資本公積”科目進行核算,並按資本公積金形成的來源進行明細核算。淨資產是資產減負債的差,當然也包括資本公積金。

  3、資本公積賬戶在會計核算上有什麼意義?

  由於股票溢價***或者出資溢價***是資本公積金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早期的資產負債表中,資本公積賬戶直接稱為“股本溢價”賬戶 。隨著現代企業經營和資本運作的日趨複雜,資本公積賬戶所反映的內容也日漸增多,許多基於特定會計處理程式引起的專案也被置於資本公積賬戶之下。

  儘管有關資本公積的內容主要見諸會計制度,但其意義卻主要在於實現法律上的一些基本目標,如保證公司股權關係的清晰。公司的股權關係是由股份來反映的,股東按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享受權利、承擔義務 。股份作為股東權存在的基礎和計算股權比例的最小單位,通常具有等額的特點。由於股東尤其是公司成立後加入的股東取得公司股份所實際支付的對價通常高於股票面值,為了在公司賬目中真實地體現股東的實際出資,同時又要保證股份的單純性和持股比例的計算方便,通常將股東出資分別計入“股本”和“資本公積”賬戶,以此維持公司股權關係的清晰。

  此外,資本公積金還起著鞏固公司財產基礎、防範公司經營風險、加強公司信用、維持資本完整等作用,不僅有利於企業自身的持續發展,也有利於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公司法》***2013年修訂***第168條規定:“資本公積金不得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

  相關閱讀:

  資本公積金的內涵性質:

  資本公積金是指由投資者或其他人***或單位***投入,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但不構成實收資本的那部分資本或者資產 。即資本公積金從形成來源看是投資者投入的資本金額中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或者其他人***或單位***投入的不形成實收資本的資產的轉化形式,它不是由企業實現的淨利潤轉化而來,本質上屬於資本的範疇。

  依照公司法及其它相關規定,資本公積金的構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以超過股票票面金額的發行價格發行股份所得的溢價款;二是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列入資本公積金的其他收入。資本公積金的不同來源反映在會計科目上表現為“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準備”、“接受現金捐贈”、“股權投資準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關聯交易差價”、“其他資本公積”等明細科目。

  資本公積金按其來源和用途可分為一般專案、準備專案和特殊專案 。其中一般專案中的“資本***或股本***溢價”主要用於轉增資本,這也是資本公積金的主要組成部分;資本公積中的各種準備專案,如股權投資準備、非現金資產捐贈準備等準備專案,是所有者權益的一種準備,在未實現前,不得用於轉增資本***或股本***;特殊專案主要是企業改制兼併過程中形成的一些資本公積,一般有特殊的規定。

  因此,資本公積金從本質上講屬於資本的範疇。不同來源形成的資本公積金由所有投資者共同享有,通常被視為企業的永久性資本,不得任意支付給股東,一般只有在企業清算時,在清償所有的負債後才能將剩餘部分返還給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