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勸導制度

  是加強我們交通安全教育的不錯的方式,一些領導應當慎重地看待這一點,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

  文明交通勸導員員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警力不足的問題,真正發揮了其文明勸導職責的重要作用。如今年開展“交通管理模範城建立”、“奧運交通安全整治攻堅戰”、“全國文明城市建立”等各項重大整治行動、春運、春節、元宵節、“五一”、“清明”和各級別的安全警衛工作能圓滿完成,文明交通勸導員有不可埋沒的功勞。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清楚地看到招聘的文明交通勸導員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勸導員綜合素質,通過交通民-警的言傳身教、鑿開源頭引“活水”,在勸導員中當好表率。這幾點做到位了,才能將管理問題達到預期效果,才能要求文明交通勸導員遵照“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理念做本職工作,否則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在某種意義上講文明交通勸導員的形象也代表著城市的形象,代表著城市交-警的形象。因此,我們認為:用好作風,好行為、好典範來帶領和影響勸導員,積極加強培訓提高他們業務素質,真正關心和愛護好這支隊伍,逐步建立起規範化、制度化的管理機制,是管好這支隊伍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

  一.加強民-警的思想政治建設,為文明交通勸導員樹立愛崗敬業的模範。

  文明交通勸導員每天都和民-警在一起,共同工作、一道生活,民-警在道路執勤執法上言行舉止都會在勸導員中造成極大的影響力。而原動力是大隊民-警首先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當好表率,用健康的思想對現實生活進行深層思考的理論武器和人生的理性導航,用正確的政治理念平衡與抵消物慾肆虐帶來的意志消沉,滿足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使新時代的公安交-警真正成為“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隊伍。

  古人云:“不能律己、焉能律人”、“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作為交通民-警,要嚴於律己作表率。執法中民-警辦事不公,公私不分,不嚴於律己等,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都有可能讓勸導員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思想問題。要避免這種問題的產生,這就要求大隊民-警,特別是帶班民-警和大隊領導,在學習上,作表率;工作上,當模範;生活上,做榜樣,時時以身作則,從嚴要求,這樣才能在勸導員中樹立威信。我們必須在思政工作中注重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給廣大勸導員做出行動上的表率,注重理論聯絡實際,以切實的行動來影響每一個文明交通勸導員。如常德交-警直屬一大隊在轉變隊伍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整頓中,開展“三學三比”活動,即學理論比思想素質,學業務比工作本領,學先進比貢獻大小。

  通過“三學三比”,提高大家的理論素養、業務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做出行動上的表率。這樣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激勵了廣大民-警和勸導員的士氣。尤其是交-警大隊領導,身先士卒帶頭幹,身體力行,這樣大大地激發了民-警和勸導員奮發向上的工作熱情。

  二.推行崗位目標考核,建立激勵機制提高文明交通勸導員工作積極性。

  推行崗位目標管理制度,就是指勸導員的一切管理行為都從確定目標開始,其核心是激發勸導員自我努力、追求卓越的願望。將大隊、中隊、勸導員班組直至勸導員個人的任務轉化為目標,並將不同層次的目標既成鎖鏈和體系。具體步驟為:一是大隊與中隊、中隊與勸導員班組、班組與個人商定可行目標的確定。如中隊的、班組的糾違達多少,遵章率達到多少等等。二是上下級具體方法、計劃和獎懲達成共識。三是確定檢查驗收時間。四是考核獎懲。結合實際情況儘可能予以最化,比如勸導員個人目標可統以是每天確定一項明確的管理內容,或非機動車越線、行人不走人行道、每個燈次至少制止1起以上的交通違法行為,每天至少做1件對中隊轄區交通參與者價值的事,每天至少向10個交通參與者或違法人進行深入的交通安全宣傳。

  勸導員班組的階段目標可以是通過兩個月的嚴格管理,管轄區內的非機動車和行人違法行為的交通守法率達到多少,下一級目標是上級目標的組成部分,上一級目標是下一級目標依據,由此周而復始的迴圈,形成勸導員工作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同時,工資激勵作為最基本的物質激勵,必須堅持貫徹勞績掛鉤、獎勤罰懶的原則。不能簡單地與出勤掛鉤,要與勞動成果掛鉤,根據勸導員的工作成績拉開檔次,形成幹好幹壞不一樣的激勵氛圍。再有就是推行執勤地點輪換制度,讓不同地點的勸導員定期互換。這樣可使勸導員適應多個路口、各種環境。

  三.既注重整體,又強調個人,不斷加強文明交通勸導員素質培訓,努力提高隊伍整體水平。

  文明交通勸導員的工作崗位就在車水馬龍的城市大街上,是直接融合到市民中間的特別群體。由於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單位,也沒有接受過長時間較正規的專業培訓,所以加強對勸導員隊伍及勸導員的培訓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們的一投手,一舉足,一出語都非常直接地反映出政府執能部門形象,直接地反映出政府的執法隊伍建設中的決策是否正確,是否在真正體現黨的執法為民的施政方略。對群眾的影響就是對社會的影響,群眾的呼聲就是我們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們要認真思考和去認真做的事。群眾的怨聲就是我們工作的不足和要改正的東西。因此,勸導員既是一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輔助力量,也是執政執法部門的外在形象,他們的形象關係到這支隊伍是否有必要存在的程度、關係到老百姓對政府執法管理形象的滿意度。

  大隊通過對這些層面的認真分析,認為這支隊伍的正規、全面建設絕不能輕視和掉以輕心,務必要把該隊伍的形象建設作為大隊的中心工作之一,並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來抓緊抓實抓好。首先,大隊把切入點放在了強化隊伍個體和整體素質的形成上。從個人站姿入手,對剛入隊門的人員,首先進行軍事化的站姿訓練,要求站要站得穩,站得久,站得有精神。再進行言規訓練,從強化文明語言知識,心理學知識,自身防患,公共安全,警-察禮儀等訓練入手,要求達到語言規範,口吻禮貌,說話力度和-諧,規勸方式標準等基本條件。再次,強化執勤形象素質的形成。

  以上的基本素質形成後,隨即進入綜合素質培養,展開站、言、動一體化素質養成訓練,強化對正確使用口哨、合法揮動手中的紅綠旗、合情合理的上前糾違和標準的糾違手勢等姿態標準的培養。形成高素質、事全能的正規隊伍。這種特殊培訓理念,加快隊伍綜合形象的定型。使勸導員從一名普通的老百姓變成一名真正起作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

  四.尊重關心,解決後顧之憂,使文明交通勸導員感受集體溫暖,增強責任感、向心力。

  得到關心和愛護是人的精神需要,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激勵人奮發向上,挖掘潛力。作為勸導員隊伍的管理人員,要關心勸導員,解決勸導員的後顧之憂是調動工作積極性的重要方法。勸導員的生活狀況如何,情緒如何,直接影響到思想活動,精神狀態和工作效率。要善於摸清情況,對生活較困難人員的個人家庭情況要心中有數,時時給他們以安慰、鼓勵和幫助,特別是要抓住主要時機,生病了要及時探望、准假或適當減輕其工作負擔。勸導員遇到大困難時,不僅要自己關心施愛,而且還要發動大家集體幫助,這樣做不僅使人充滿感激,還會感染他人,特別有利於集體力量的團結,使他們感受集體溫暖和增強責任感、向心力,將自己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協助交通警-察管理好交通秩序工作中去,得到全社會更加廣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