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的栽培技術是怎樣的

  海棠花是中國的特有植物,素有“國豔”之譽,多生長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種栽培。其喜光,耐寒,忌水澇,忌空氣過溼,較耐乾旱,對土質和水分要求不嚴,那麼你們知道海棠花怎麼栽培嗎?以下是小編為你介紹的海棠花的栽培技術及繁殖方法,希望幫到你。

  海棠花的栽培技術

  一般栽植的大苗要帶土球,小苗要根據情況留宿土。苗木栽植後要加強撫育管理,經常保持土壤疏鬆肥沃,每年秋、冬季可在根際處換培一批塘泥或肥土。

  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蟲枝剪除,以保持樹冠疏散,通風透光。為促進植株開花旺盛,要把徒長枝實行短截,以減少發芽的養分消耗,使所留的腋芽均可獲較多營養物質,形成較多的開花結果枝。結果枝、中間枝則不必修剪。在生長期間,如能及時進行摘心,早期限制營養生長,則效果更為顯著。凡盆栽的樁景更應如此控制。

  7月上旬把盆栽的海棠花樹移到避雨的陰涼處進行降溫,減少光照,控制澆水。澆水務要徐徐減少,減至使植株葉片發黃自行脫落為止,以促使其休眠。爾後繼續少量澆水,以維持生命和不萌發新芽為度。這樣經過35-45天的休眠期,再將植株置於全光照下,澆透水、加施液肥,使之甦醒萌發新芽***葉芽花芽並生。再經過5-7天,就能見到鮮豔奪目的海棠花。

  另外,還可利用其芽苞對溫度敏感的習性,在隆冬採用加溫催花的方法,將盆栽海棠樁景移入溫室向陽處,澆透水,加施液肥,以後每天在植株枝幹上適當噴水,保持室溫在20-25℃,經過30-40天后,也能開花,可供元旦或春節擺設觀賞用。水養大枝切花,也可在溫室內促成。可在整個冬季分批水養,隨開隨用。

  海棠花的繁殖方法

  海棠花常用播種、分株和嫁接繁殖。播種可秋播或沙藏後春播,實生苗生長緩慢,要5~6年後才能開花,且常產生變異,故僅作為砧木培育和雜交育種之用。

  園藝品種多用嫁接法繁殖,以山荊子或海棠實生苗作砧木,枝接、芽接都可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法,芽接多用“丁”字形接法。春季萌芽前或秋季7-9月間嫁接。春季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後分株繁殖。春季壓條和根插。春季播種前種子須經30-100天低溫層積催芽處理。苗木栽植後要經常保持土壤疏鬆肥沃,每年秋季可在根際培以塘泥或肥土。春季進行一次修剪,剪除枯弱枝條,保持樹形疏散,通風透光。

  一般多行地栽,但也可製作樁景實行盆栽。栽植時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葉後為宜,苗木出圃時,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栽植成活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