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洛神花_洛神花養殖方法

  洛神花是一種具有欣賞價值的花草,那麼洛神花種植的技術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洛神花種植的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洛神花種植的技術

  土壤選擇

  洛神花適應性強,耐旱、耐瘠性好,沙質或黏質土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排灌良好及肥沃的土壤為好。洛神花在紅黃壤、青紫泥、礫石沙土、黏土等不同土質中均可種植,但最適宜在微酸性的紅壤土中種植,即使在新墾地及一般較差的旱地種植,也能獲得較好的收成,只是植株的長勢和收穫的幹品會有差別。同一塊土地以連作2年為宜,若連續種植易使植株感病,降低產量。

  播種方法

  通常採用兩種播種方法,一是直接播種,即燒山整地完後,挖穴直接播種。播種前穴內施足基肥如雞糞等農家肥,每畝施1000-1500kg,磷肥25-50kg。每穴播種3-5粒,畝用種量1-1.5kg,播種後覆土2cm。二是苗床播種,即選擇菜園土等較肥沃的土壤,苗床畦面寬1m左右,高20cm,可條播或撒播,株行距為5×8cm。苗高10-15cm時可選擇陰雨天氣移栽。

  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應掌握坡地、瘦薄地宜密,平地、肥沃地宜稀的原則。根據土壤肥瘦每畝種植1000-2000穴,定苗時,肥地留單株,瘦地留兩株,實行單行或寬窄行條點播。單行種植株行距,肥地為100×66cm,每畝1000穴***株***;中等肥地66×80cm,每畝1000穴***或1250-1500株***,山坡、瘦薄地為66×50cm,每畝1000穴***或2000株***。

  中耕定苗

  洛神花生長期間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苗高10cm以上,結合間苗定苗和補苗進行;第二次苗高30-40cm,結合培土補苗進行。第三次,開始出現花蕾時進行,開花期間應該拔除雜草,保持玫瑰茄地清。當苗長至10cm以上時出現兩片以上真葉時進行間苗,掌握拔小留大、拔弱留壯的原則,每穴留苗2-3株。待苗長至20cm左右時定苗,中上肥地,每穴留1株,破地、瘦薄地每穴留2株。

  施肥

  施肥宜早不宜遲,第1次中耕時每畝用尿素、複合肥或硫酸氨8-10kg,距離茄株5-10cm處穴施。茄株現蕾後,若苗勢差,可結合第2次中耕再補施氮素化肥5-8kg。

  病害防治

  洛神花苗期常有菜青蟲及小造橋蟲發生為害;現蕾期常有蚜蟲、葉蟬為害。可用氧化樂果1500倍液防治蚜蟲和葉蟬;敵敵畏2000倍液防治菜青蟲和小造橋蟲;為保證花萼品質,防止殘毒遺留,茄果採收前1個月停止用藥。

  病害

  主要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和白化苗,防治枯萎病,需要做好茄地輪作,選用抗病品種。根腐病常在排水不良、施肥不當的情況下發生,要注意開溝排澇,把好施肥技術;白化苗多發生在瘦薄地僵土上,要注意培土施肥,疏鬆土壤,增施肥料。

  洛神花種植的要點

  一、土壤的要求:洛神花是怕澇不怕旱的植物,宜選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種植。每畝施用農家肥1000-1500公斤或有機複合肥100公斤。

  二、種植密度:根據土地肥力,株行距:***0.6×0.8***釐米,每畝播種1300—1500株為宜。一公斤洛神花種子可以種2畝以上。

  三、播種時間:播種前浸種12小時,四月中下旬至五月初播種較為適宜,點播的每窩3—4粒;採用育苗移栽的,在個苗高15釐米時及時移栽。

  四、田間管理:

  1.及時防蟲害:洛神花抗蟲害比較強,一般很少有病蟲害。為了保險,可以在播種後5-7天出苗,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畝噴霧,防治害蟲。根頸腐病的防治:發生時用5%寶地寧5克、2%春雷黴素30毫升對水15千克淋根二次。噴撒農藥必須在開花前進行,開花期嚴禁噴施農藥,以免藥毒留存在花萼內,影響產品量。

  2.適時間苗、定苗、打尖:幼苗長到10—15釐米時就要進行間苗,間出弱苗、病苗,每窩只留一株健壯的苗,其餘撥去補缺窩,間苗不能過遲,否則影響苗的生長,苗高80釐米時就要進行打尖,促使枝壯花多萼肥。

  3.施肥與灌水:洛神花不需大水大肥,但地力太差的土地、苗長勢差的要適當追施肥料,每畝澆施複合肥20千克、尿素8千克進行提苗;開花前每畝複合肥30千克、硫酸鉀20千克,滿足開花的需要。

  4、中耕除草、排澇:株高30釐米,結合追肥培土,適時進行中耕2~3次。夏季要進行人工拔除雜草,雨季要注意挖溝排澇,防治造成死苗、根腐病的發生。

  四、採收、晾晒:

  ⒈洛神花一般在十月中旬開始採摘。

  ⒉花苞內的籽粒變硬或呈褐色為成熟。

  ⒊花萼肥厚,口感酸甜時,花萼自落可拾回剝離籽包晒乾待售。

  4.一般一畝洛神花幹品可產150公斤,高的可達200公斤以上,現在市場價每公斤35元以上。

  洛神花養殖方法

  1、種子繁殖:於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選雨後晴天進行播種,按株行距1m×1m開穴,穴寬10~15cm、深10cm左右,每穴點播4~6粒,播種深度3cm,覆土0.5~1.0cm,每667m2播種量約0.6kg。播後約1周出苗,苗高15cm左右進行間苗。

  2、土壤:玫瑰茄屬直根系,側根發達,紮根深,耐旱不耐澇,適應性廣。在中等或中下肥力的砂質壤土和pH6-8範圍的土壤中生長良好;肥地種植分枝多,萼片肥厚,產量高,但易徒長倒伏而影響產量;過於瘦薄、粘重的土壤生長不良,易產生白化苗等生理性病害。生長期中排水不良易染根腐病,爛根死亡。收穫時如遇陰雨,花萼易黴變,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玫瑰茄土壤適應性廣,平原、丘陵、山地栽培都可,紅黃壤、青紫泥、礫石沙土、粘塗種植均可成功,以半熟化黃泥土為好。玫瑰茄可與矮稈作物如花生、豆類等作物或未投產的果樹園等進行行間套種。同一塊土地一般連作二年為好,繼續連種易感病。

  3、溫度:隨溫度升高,種子發芽時間縮短,發芽率增高。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0-25℃,日平均溫16℃開始發芽,營養生長要求22℃以上,10℃生長趨於停止。株高、莖粗營養生長高峰在7-8月,此時高溫高溼達到玫瑰茄生長適宜條件。

  4、溼度:在生長期積水,高肥土壤,易感青枯病、白絹病,發病率高達40%以上,乾旱山地,甚至新開荒山種植,極少發病。

  5、光照:玫瑰茄是強光性植物,種在密林樹蔭下,種植密度1×0.5m密植條件下,植株高而杆細,分枝少,產量低,日照時數對現蕾開花期有明顯影響。

  6、病蟲害防治:玫瑰茄病蟲害並不是特別的多,它主要的蟲害有菜青蟲、蚜蟲、葉蟬等,病害主要有枯萎病、根腐病和白化苗等。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