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是怎麼形成的
魚翅,就是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是用鯊魚的鰭加工而成的一種海產珍品。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相關知識。
形成魚翅的原因
鯊魚屬軟骨魚類,鰭骨形似粉絲。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看,魚翅***即軟骨***並不含有任何人體容易缺乏或高價值的營養,所以吃魚翅是一種亞洲特有的文化現象。
魚翅之所以能食用,是因為鯊魚的鰭含有一種形如粉絲狀的翅筋,其中含80%左右的蛋白質,還含有脂肪、糖類及其他礦物質。魚翅是比較珍貴的烹調原料,但營養價值不十分高,因魚翅所含的蛋白質缺少一種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是一種不完全蛋白質。
魚翅的加工工藝
1. 原料:翅餅和翅針系採用各種大細規格的鯊魚鰭作原料,精加工成品經濟價值高而名貴的產品,以選擇幹翅作加工原料為宜。先剪掉魚翅梢邊,並將幹翅按大中小規格分開處理。
2. 燙沙:以幹鯊鰭重量的1。2賠清水,加熱至60°C左右,將鯊魚鰭浸入水中,經常自下而上翻動,使原料受熱均勻。保持水溫50°C左右,浸泡時間20分鐘。用指甲或小刀試刮魚鰭幾下,如容易刮下沙粒,則注入冷水,調節水溫至40°C左右。去除魚鰭上的血汙、粘液及雜質,撈起、瀝水。
3. 刮沙:用刮沙刀從鰭的基部向鰭尖方向將沙刮除。
4. 洗滌:用清水洗去鰭表面粘附的沙粒,撈起,瀝水。
5. 浸泡:將幹翅浸泡於冷水中10~15小時***中途要換水***,以浸泡至象鮮鰭般柔軟為度:***如採用明翅做原料可免以上工序.***
6. 取翅絲:將溼翅投入溼水中,再加熱升溫至75°C~80°C,煮至翅肉鬆軟,翅絲與翅骨之間裂開,翅絲易剝脫為止,***一般約煮15~20分鐘***撈出,投入冷水中然後沿基部起刮取翅絲***塊***,刮完,刮完一面,再刮另一面。接著將粘雜有肉骨的翅絲***快***浸泡在清水中數小時,撈出,置於硬質的竹篩上用手搓搽,除去碎肉殘肉,取翅絲,再經反覆細淨挑選,即得純淨翅絲
7. 制翅餅:先將制餅模具擺在竹篩,再把翅絲均勻鋪在模具時,歷園行或方形餅狀,日晒至半乾,移入密櫥中薰硫磺2~3小時,薰至翅絲變白,取出復日晒至足幹、即為翅餅成品;但也可不經薰硫磺而直接晒乾為半成品。
8. 分級、包裝:按魚翅的品種、部分、大小、質量進行分級包裝。
9. 儲運:常溫儲運。
魚翅的產品種類
魚翅的出產地較廣,種類繁多,不過從漲發後的形狀看,卻可以簡單地分為排翅和散翅兩大類。
排翅
又稱鮑翅、裙翅或群翅,它是選用質量較好的魚翅,如五羊片、青片、牙揀翅等漲發而成,並且在漲發時採取某種保形方法,使翅針通過柔軟的骨膜連在一起。發好的排翅呈扇形梳狀,形狀完整,美觀大方,是製作高檔魚翅菜餚的首選原料。
散翅
魚翅圖片是用較薄小的魚翅漲發而成的,翅針根根分離呈粉絲狀。因為散翅名稱不宜出現在喜慶場合或婚宴上,所以在菜名中有時也以生翅相稱。排翅和散翅漲發好以後,都應當先煨制入味方可用於製作菜餚。
排翅的翅針一般較粗大且骨膜肥厚,所以要用特製的濃湯長時間煨制才能入味,而散翅只需用上湯稍加煨制即可。由於散翅和排翅在形狀和檔次上有一定差別,所以它們在菜式的搭配和造型方面也有所不同。
按鯊魚鰭所生長部位可分為背鰭、胸鰭、臀鰭、尾鰭。
脊翅***背鰭***
脊翅取自鯊魚的背鰭,多是三角形與勾翅一樣兩面顏色相近,脊翅翅針較短,多作包翅用;
勾翅***尾鰭***
勾翅取自鯊魚的尾鰭,全鰭無骨,故加工後成數最高,翅針粗長,價錢亦最貴,多作散翅用;
翅片***胸鰭***
翅片多呈長形,兩面顏色不同,即為陰陽色;
按魚翅按顏色分,有黃、白、灰、青、黑、混***黃白色***等六種,其中以黃、白、灰三色較優。
按魚翅由於產地和焙制方法不一,又有淡水翅鹹水翅之分。
魚翅的文化習俗
吃魚翅是一種亞洲特有的文化現象。由於中國地處溫帶冬季寒冷,旱澇天災頻發,內陸地區距海洋比較遙遠,故食品儲存技術十分發達,乾燥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其中魚翅的炮製和烹調工藝十分複雜而專業,幾乎不容業餘者染指,這為魚翅羹的高昂價格提供了理由。
現在全球每年捕殺一億條鯊魚,鯊魚繁殖緩慢。如果繼續大量捕殺下去,只會使鯊魚絕種,破壞海洋生態鏈。而且鯊魚身處海洋生物鏈頂層,生平吃了很多其他魚類,體內積聚不少水銀和重金屬,故魚翅含水銀,不宜多吃。
消費者消費魚翅的心理動機主要是“為了顯示個人的品位或身份”、“高檔次的魚翅能給個人的事業或健康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