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暈車最有效方法

  節假日出去旅行是很開心的事,如果在旅行途中出現暈車現象,那簡直是痛苦至極,胃裡的食物翻江倒海般上湧著,很可能下一秒就要吐出來。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有效的防暈車方法,關鍵時刻拯救你的旅行。

  暈車

  在乘坐車、船時,經受振動、搖晃的刺激,人體內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適應和調節機體的平衡,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導致的腎經功能紊亂,引起眩暈、嘔吐等暈車症狀。暈車在醫學上稱為“暈動病”或“運動病”,暈動病是暈車、暈船、暈機等的總稱,它與我們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官有直接關係。

  確切地講運動病不是真正的疾病,與通常意義上的疾病不同,它僅僅是敏感機體對超限刺激的應急反應。坐車時頭暈甚至嘔吐。生活中常有些人坐上汽車後沒多久就覺得頭暈,上腹部不舒服、噁心、出冷汗,甚至嘔吐;尤其當汽車急剎車、急轉彎或突然起動時更厲害,下車休息片刻即可逐漸減輕或恢復。有的人這種暈車症狀還可持續幾天。

  外因:

  1.當傳入的平衡刺激過分強烈時,如急剎車、劇烈旋轉時,即使在平衡系統安全正常的狀態下,也會讓人感到頭暈,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有些人這種耐受力差,對輕微的平衡刺激即產生強烈的反應。

  2.睡眠差、過度勞累時容易發生。

  3.過飢過飽時亦易發生。

  4.患某些耳部疾病時可發生。

  5.車廂密閉使空氣不流通,或某一些物質的氣味刺激,如汽油等。

  6.看到汽車時,嚴重的產生了條件反射,看到或想到車***尤其是公共汽車***就會暈車。

  內因:

  1.個體的敏感性不同。

  2.心理原因。

  3. 缺乏維生素b1。

  暈車鑑別診斷

  ***一***中樞性位置眩暈:常見於大腦第四腦室腫瘤及血管病變,可有頭痛、噁心、嘔吐及其他陽性神經體徵。常有自發性眼震,體位測試眼震持續在30秒以上,無潛伏期,無疲勞,CT及MRI可進一步確診。

  ***二***前庭神經炎:突然發病,可持續數天,冷熱試驗減低,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血象白細胞輕度增多。

  ***三***頸椎病:頸椎骨質增生,可壓迫椎動脈或刺激頸交感神經而引起椎動脈痙攣,使前庭供血不足, 多見於40歲以上成人,眩暈發作與特定頭頸位置有關。常合併其他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症狀,如頭痛、視覺障礙及上肢麻木等。頸椎X線攝片可見第4~6節頸椎有骨質增生或其他畸形。

  防暈車小方法

  生薑防暈法

  暈車的朋友可以在旅行開始前,準備好幾片新鮮的生薑,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可以隨時拿著薑片,感覺到不舒服時就將薑片放在鼻孔下面,將鮮姜的辛辣味道吸入鼻腔中。如果暈車嚴重者,可以提前將生薑片用膏藥固定在肚臍上。

  風油精/清涼油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一旦感覺有暈車症狀產生,可以用風油精/清涼油塗抹在風池穴或者太陽穴上。如果塗抹後症狀無減輕,可以再肚臍眼處滴入1-2滴風油精,用膏藥封住肚臍。

  橘子皮

  如果是冷天出行,風油精/清涼油用起來比較冷,我們可以使用橘子皮替代。在出發前半個小時,我們可以撥幾個新鮮的橘子皮,將桔皮的深橘色外皮朝外,向內對摺,將桔皮對準鼻孔反覆擠壓,使其中芳香的油霧進入到鼻腔內,吸入10次即可,如果在行車過程中感覺到暈車,可以反覆操作,吸入油霧。

  掐內關穴

  如果行駛過程中突然暈車,也沒有帶任何藥物。可以用大拇指掐在內關穴。

  提前服用藥物

  如果暈車嚴重,可以在上車前15分鐘吞服一片暈車藥,兒童劑量需遵醫囑。此方法可以有效預防暈車,如果行駛超過2小時再出現暈車症狀,可再加服一次。

  不過吃藥時建議站立20分鐘後再前行,方便藥物吸收。

  除了以上方法,我們也可以在出發前喝一杯加醋的溫開水,或者用傷溼止痛膏貼在肚臍眼處,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緩解暈車,希望能幫到大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