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什麼要孩子讀書

  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孩子從小就本著好奇心去探究這個世界,去認識這個世界。而家長非要孩子讀書,這是為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家長要孩子讀書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家長要孩子讀書的原因

  讀書有很多好處。 雖然現在讀書的壓力很大: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學習到不同的東西.可以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2.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但請務必相信你是幸福的.

  3. 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你現在不需要總結,便可知天下事,不出門,還是有時間多學習一下.

  4.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孩子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辦法享受的,必競都是有父母的負擔。 不需要有生存的壓力。感受世界的不同.可以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5.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隨著年齡的成長。

  但讀書是痛苦的。

  一、 中國人讀書都是沒有體驗地讀,都是死記硬背。所謂死記硬背,就是往死裡記,硬生生地背出來,這是一個極端變態的行為。中國人只會死記冰是冷的,火是熱的。中國的家長要是讓小孩用手去摸摸冰塊,或者烤烤火,那孩子讀書就不用那麼痛苦了。

  二、 中國人讀書不符合孩子的自然天性。中國古人讀書,只是背誦,不求甚解,總是強調“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其實有讀一遍就可以理解含義的方法,為什麼非要孩子讀千遍呢?這般折磨孩子究竟為了哪般呢?如果能做到讀書既有趣,又印象深刻,何樂而不為?

  三、 中國的家長在自己感覺無望的時候,將壓力轉嫁給孩子。所以孩子從懂事起,就被灌輸一種思想:你要刻苦讀書,這是唯一的出路,將來整個家可就全靠你了。

  四、 中國的孩子有別人少有的負罪感。中國的家長喜歡用輿論壓力來激勵孩子:你要努力學習,你看你的成績那麼差,爸爸媽媽都沒有面子見人了。帶著這種罪惡感讀書的孩子內心怎麼輕鬆快樂得起來?

  對家長要孩子讀書的理解

  事實上,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孩子從小就本著好奇心去探究這個世界,去認識這個世界。嬰兒沒有任何人告訴他如何吃飯,很快他就學會了使用筷子,那是因為嬰兒覺得很有趣。所以,如果是充滿了趣味性的書,孩子愛不釋手,讀起來欲罷不能的,這種學習何來痛苦之有?如果孩子讀書是自發的,是一種享受,是不會有絲毫痛苦的。

  有時候不得不說,中國的父母極端地自私,自己不努力,就期望孩子們努力。自己過不好,就期望孩子們努力掙錢讓自己過得好。中國人養孩子只是生理上的養,很少能做到心靈上的育。所以,中國的父母一生也非常痛苦,拉扯孩子的過程根本享受不到為人父母的樂趣。養個孩子簡直與養一頭豬沒有什麼不同。養豬隻望殺了吃肉的樂趣,哪裡有什麼餵養過程的樂趣?

  現在的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不再“讀書是唯一的出路”了。如果孩子讀不進去,家長可以儘量設計一些有趣的方法讓孩子去體驗,邊體驗邊學習,這樣孩子學得輕鬆快樂,而且一學就會。問題是大部分家長培養孩子得時候都不太有耐心,就找出古代極端變態的刻苦讀書的案例來激勵孩子,希望孩子也可以那麼刻苦學習,將來出人頭地。大家也許不知道,那種強迫學習的極端變態的方式,內心是很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