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小孩夜裡哭鬧是什麼原因

  寶寶一到夜晚就啼哭個不停,腦袋都要炸裂了,但同時又很心疼寶寶,為什麼一個月小孩夜裡哭鬧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一個月小孩夜裡哭鬧的原因

  噩夢驚醒

  寶寶白天受了驚嚇,打了預防針,可怕的電視鏡頭,被“汪汪”叫的小狗嚇著了,摔了重重的一跤,父母或看護人訓斥了寶寶,從床上掉了下來或者沒有明確原因都可能引起噩夢驚醒。被噩夢驚醒的寶寶,通常是突然大聲地哭喊,兩眼瞪得溜圓,表現出驚恐的神態,或到處亂爬,或一個勁地往媽媽懷裡鑽。把寶寶緊緊抱在懷裡,告訴寶寶:“媽媽在這裡,爸爸也在這裡,有爸爸媽媽陪著寶寶。”不要說“寶寶不要怕。”不要提“怕”字,也不能說“媽媽把大惡魔打跑了”之類的話。只需給寶寶以正面的鼓勵和安慰,使寶寶安靜下來。對於這麼大的寶寶來說,如果媽媽說不要怕,一個“怕”字會加深寶寶的恐懼感。所以,用否定的語言不如用肯定的語言。

  對媽媽的依賴

  夜間不再吃媽媽乳頭的寶寶,突然半夜醒來要奶吃。如果媽媽不滿足寶寶的需要,寶寶就大哭特哭,而且一連幾天,甚至一連幾周都這樣。媽媽不必奇怪,越大越“倒退”的現象是正常的。

  這個階段的寶寶,正處於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交叉點。寶寶一方面尋求獨立,不再像嬰兒期那樣讓媽媽擺佈;一方面又產生很強的依賴感。這種強烈的依賴感,正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尋求安全的表現。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安全感會越來越強,依賴性會越來越弱,就不再那麼依賴媽媽了。如果給寶寶吃幾口奶,就能讓寶寶很快地入睡,媽媽就這麼做好了,沒有什麼不對的,也不要怕別人笑話,這是你們母子倆的事情。

  肚子痛

  寶寶可能會因為睡覺前吃得過飽,或白天吃得不對勁引起肚子痛,不正常的胃腸蠕動把寶寶從熟睡中擾醒,醒後第一表現就是哭。

  肚子痛時,寶寶會突然在熟睡中哭鬧,常常是閉著眼睛哭,兩腿蜷縮著,拱著腰,小屁股蹶著,或手捂著肚子。即使是會說話的寶寶,半夜因肚子痛,醒後也只會用哭聲告訴媽媽。媽媽想到寶寶可能是肚子痛,就會幫助寶寶揉一揉肚子,不揉還好,一揉寶寶哭得更厲害了。這是因為肚子痛時,寶寶的腸管處於痙攣或脹氣狀態,當媽媽用手刺激腹部時,會加劇寶寶的疼痛感。

  媽媽對寶寶常有一種直覺判斷能力,能夠很快判斷寶寶可能病了或肯定沒病,只是耍賴而已。媽媽的這種直覺大多數時候都是準確的。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如果你認為寶寶是肚子痛,而且痛得很厲害,就要馬上看醫生,因為一兩歲的寶寶和嬰兒期一樣,也有發生腸套疊的可能。如果你感覺寶寶沒有什麼問題,就不必把鬧夜的寶寶帶到醫院。如果夜裡很冷,這麼一折騰,寶寶可能會感冒發燒,得不償失。

  一個月小孩夜裡哭鬧怎麼辦?

  1.安撫奶嘴

  除了天生的吸吮反射,小寶寶的焦慮煩躁可以通過吸吮來緩解,你會發現即使喝飽了,他們在睡覺前仍然津津有味地吸著小手或者自己的小嘴脣,這是因為孩子的安全感在睡覺前降至一天內的最低水平。

  同樣,寶寶們也通過口腔來初步感知世界,拿到手的任何物品先放嘴巴里“嘗一嘗”。

  在美國隨處可見含著安撫奶嘴的小娃,近年來咱國內使用安撫奶嘴的寶寶也越來越多。關於安撫奶嘴是否可以使用不僅在媽媽中,在醫護工作者中同樣意見不一致。

  比較主流的觀點是:適用安撫奶嘴可以降低新生兒猝死率、可以鎮靜舒緩孩子的情緒、可以鍛鍊吸吮能力、可以幫助寶寶自己入睡、可以緩解飛行中的不適、比吸吮手指更容易戒除。

  當然,弊端是增加中耳炎的發病率,長時間使用會導致牙齒問題。

  我個人的建議是:當孩子哭鬧不安,用其他的方法無法安撫,或者懷疑是胃腸脹氣不適或腸絞痛時,可以使用安撫奶嘴。

  中耳炎在6個月內發病率極低,牙齒問題也是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也不必較大孩子的顧慮。但6個月內,使用安撫奶嘴可以顯著降低新生兒猝死率,而且對於腸絞痛的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可以阻止寶寶大哭導致胃腸脹氣嚴重,從而使腸胃不舒服加劇。

  6個月時可以考慮戒除安撫奶嘴。

  2.打包 ***swaddling***

  出生前,寶寶在子宮內被溫暖地包裹著,空間也是很緊湊的,而且那時裡面是相對安靜的。出生後,孩子的手腳沒有束縛了,他反而會沒有安全感,容易被外界的聲音嚇到,有時甚至是被自己睡夢中的動作嚇醒。

  可以買一個打包袋,也可以用一塊柔軟的大包布自己給孩子包起來,模擬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

  這種打包不是以前老人說的那種把孩子手腳綁得筆直而緊緊的蠟燭包,那種傳統的打包方式對於孩子的關節發育和運動發育不利。這裡所說的這種打包***swaddling***,孩子的手腳在包布內是可以活動的。

  美國兒科協會推薦給3個月內的寶寶在哭鬧和睡覺時進行打包,孩子睡醒後以及情緒穩定時解開。

  美國媽媽們也會在寶寶哭鬧無法安撫的時候試著給寶寶打包,確實有的寶寶在被包裹起來後就安靜下來,有些媽媽反映打包的安撫效果比抱著搖晃更好。

  我們家老大出生後,我還很奇怪為什麼護士用一塊布把他包著放在小床上,而不是使用咱傳統的被子。後來發現,娃確實在打包後睡得更安穩,每覺的時間也更長,如果不打包就很容易驚醒。

  3.音樂

  寶寶哭鬧無法安撫時,也可以試著播放音樂,或者媽媽自己哼著歌曲,抱著寶貝隨著音樂的節奏踏步。可以嘗試不同風格的音樂,看看寶寶喜歡哪一種。

  4.白噪音

  白噪音是指頻率組成多樣、模式一成不變,且沒有任何意義的聲音,例如吸塵器的聲音、飛機飛行中坐在機艙裡聽到的聲音、電吹風的聲音、水龍頭的水流聲、廚房排風扇的聲音等等。

  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些聲音很讓人煩躁,但有趣的是,育兒專家發現,白噪音對於哭鬧的寶寶有很好的安撫作用。我家老二每次一聽到水龍頭的水流聲或者廚房排風扇的聲音就出奇的安靜。各位媽媽在無招可想時可以一試。

  5.泡個溫水澡

  溫暖的水中,寶寶會很舒適很放鬆,也有助於緩解腸絞痛。媽媽們可以買那種可以半躺的澡盆,讓寶寶的小肚子泡在溫水裡,保持水龍頭的水流和水溫,同時可以給寶寶輕輕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

  6.寶寶按摩

  大部分的小寶寶喜歡和媽媽的肌膚接觸,所以按摩也是一個緩解寶寶煩躁情緒的方法。網上可以找到寶寶撫觸和被動體操的視訊,媽媽可以學習一下。

  其實也不用太擔心自己的動作是否非常精準、規範,只要輕柔和緩慢,不會帶來不適,大部分寶寶都會喜歡。當然,按摩撫觸的時候要保持室內溫度合適,不要讓寶寶著涼,也要保證自己手溫合適,如果你的雙手冰冷,寶寶會非常不喜歡。

  同時,配合使用嬰兒潤膚油,既可以在乾燥的冬日滋潤寶寶的面板,又避免大人手掌的粗糙造成寶寶面板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