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水源汙染的原因

  水汙染物源於很多的人類活動。工業汙染物可從工廠中的排洩管流出,或者可從管道和地下儲存罐中外洩。受汙染的水也可能是從礦山流出,而流經礦山的水通過含礦物的岩石的瀝濾,或已受到加工礦石的化學制品的汙染。

  城市和其他居民區的水汙染大多源自下水道中混有的微量家庭化學制品。有時工廠將汙染物排洩到城市的汙水系統中,使城區各種汙染物質增多。來自於像農田。牧草場、飼育場和大農場等農業源頭的汙染物有動物糞便、農業化學制品以及腐蝕過程中產生的沉澱物。 海洋雖然遼闊,但也不是不會受到汙染的侵害。汙染物從附近的海岸線、輪船以及近海石油平臺流入大海。在公海航行的船隻所排放的汙水和廢棄食物造成的危害不大,但是由甲板上丟棄的塑料製品卻會纏住鳥類或者海洋動物使之喪生。如果被吞食,還會使這些動物窒息、消化道阻塞,以至死亡。

  由於事故,經常發生漏油,如1992年埃克森·瓦爾德茲號在阿拉斯加州的失事。日常的和故意的傾瀉也會使原油洩人海洋中。近海石油平臺也會產生溢油。世界上最大的漏油事故緣於戰爭。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部隊搗毀了科威特境內的8艘油輪和陸上終端站,洩漏了創記錄的9.l億立升***2.4億加侖***原油。原油使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的羽毛和毛皮失去了自然的防水能力,結果導致動物淹死或凍死。此外,這些動物吞食原油後會生病或中毒。 水汙染還可能是源於其他型別的汙染。例如,來自發電站的二氧化硫先汙染了空氣,受汙染的空氣與大氣中的溼氣混合產生硫磺酸懸浮物,降到地表成為酸雨。接下來,酸雨可被匯入溪流或湖泊中,成為一種威脅甚至毀滅野生生物的水汙染。同樣,如果濾過垃圾的雨水在滲入土壤前吸收了毒素並汙染地下水源的話,那麼垃圾埋填地也可能造成水汙染。 汙染物在我們能容易發現的地點與天然水源相遇。該地點被稱為定點汙染源,如汙水排放管。不定點汙染源較難發現。大多數的農業汙染都屬於不定點汙染。

  概而言之,大致如下:

  某些有害的物質***如:農藥、化肥使用;工業廢水;生活汙水;醫院汙水等***進入水體,超過其自淨能力,引起天然水體的物理上、化學上的變化。 水源汙染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是自然汙染:因地質的溶解作用,降水對大氣的淋洗、對地面的沖刷,挾帶各種汙染物流入水體而形成; 二是人為的汙染,即工業廢水、生活汙水、農藥化肥等對水體的汙染。後一種是比較嚴重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水源的汙染源主要有七種:即病原體汙染、需氧物質汙染、植物性營養物汙染、熱汙染、放射性汙染、鹽汙染和有機物與重金屬汙染等。